馬拉鬆訓練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一般都要持續3-6個月,當然也有那種天賦異稟的另類,比如喵爸,他隻需要3-6周的訓練時間,而且每周也就是30幾邁,人家照樣破三,我們就不要跟他比了。
既然全馬訓練的過程比較長,中間難免出現各種狀況,傷病,家裏的事情,工作上的事情,天氣狀況,睡眠休息,女生的生理周期,即使是男的也會有身體情緒的低穀,這些等等都會影響訓練的進行。一般來說全馬訓練100%完成的基本上沒有,如果能完成85%-90%就算是非常不錯了。所以你遇到身體狀況的低穀,也是非常正常的,遇到這種情況,也隻能接受,並且好好休息,爭取讓身體能夠恢複到正常狀況。
我自己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跑的配速push不上去,或者平時應該是easy run的配速感覺非常吃力。你知道,我這人畏難情緒比較重,所以我很少給自己安排速度訓練,大部分跑量都是easy run,既然是easy run,我對於配速,距離就沒什麽太多要求,身體感覺不錯就跑的長一些,或者快一些(但是仍然是easy run的快,而不是達到或接近MP的那種快),身體感覺不好就少跑一些,跑慢一些(比如比MP慢120-150秒),下一次身體恢複了再快一點或者長一些。
全馬比賽的影響因素太多了,即使訓練特別好也未必能跑出好成績,我自己覺得我訓練最好的一次是2022年的倫敦馬,賽前的訓練完成的非常好(主要是當時有個高水平的跑友帶我一起跑,在他的帶動下,我的hard run完成的質量都比較高),但是比賽的時候,也許是時差,賽前的飲食,也許是covid(賽後第二天確診得了covid),我的成績距離目標比較遠。
另外一次,訓練過程中狀況百出,一會兒是感冒了兩周,一會兒是訓練拉傷休整10天,再加上恢複期,本來不長的訓練周期被打斷成零零碎碎的小段,本來比賽都沒報什麽太大期望,但是比賽的成績反而比我預期的要好(當然是在降低期望的情況下)
我對於比賽的態度是既重視也不重視,重視是說我自己會盡我的可能去認真準備,I do what I can do,不重視就是別把比賽太當回事,It is just A race, 跑不好也不會影響我的人生。
我覺得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情緒,不要過於糾結訓練狀況,把東京馬當成旅遊過程的一部分看待,即使跑不好也沒什麽大不了,跑馬本身就是一個hobby,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說了半天,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