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手表有一個training status,有productive, unproductive,overreach,maintenance,和recovery幾種(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忘了)。那個痛恨跑步機說他over reach了,問班長要不要躺平。我當時說了,問我我就說說,現在就在這裏說說。
先說Garmin怎麽給打分的。這是我的理解哈。首先它按照運動負荷(training load)算一個moving average(簡稱MA)還有它的上下限(大概率就是算個95% CI),如果一個人的運動負荷基本在Garmin計算的MA裏麵,那基本就是productive(不一定,下麵再說)。如果你突然加量了,一下子超出這個MA了,那就是over reach或者unproductive。它這個運動強度裏麵呢,分低強度(low),高強度(high aerobic)和無氧(anerobic)。如果這三項,分配在它認為的區間裏麵,超過MA了,那就是over reach。如果低強度和高強度超出它給的額度,而無氧不足,那很大可能就是unproductive。 如果運動強度在這個MA下限,基本就是maintenance,如果低於這個下限,就是recovery。
Productive就是這三個運動強度(低強度,高強度和無氧)在它給的區間裏。這個區間,Garmin給畫個圖,我感覺大概是4,5,1的比例。它的圖這三個比例也是有overlap的,所以這個比例也可以是3,5,2等等等等。
痛恨跑步機說他over reach了,可不可以躺平。我的回答就是it depends(我知道,說了等於白說)。如果他最近一直按照以前的運動量做,然後做了幾個高強度的,那超過這個MA了,他就應該躺平了(其實他身體就是不想運動了,至少我會是這個感覺)。如果他前兩周躺平了,降低很多運動量了,那基本就可以忽視,因為隻是前段時間運動負荷少了,現在給追加回來。
我自己經常就在這個unproductive,over reach,和recovery擺動,很少有productive。原因我也很明白。我可能出去爬山幾天,那幾天的運動量可能很大,就是over reaching。等回來了自然覺得累了,又要把工作的事情趕一下,那運動時間就很少,肯定躺平啊。然後休息一,兩周,公司的事情搞得差不多,體力也恢複差不多,就又開始“造”了,又開始over reach。然後周而複始。。。。。
我這樣的“健身”,Garmin是不太認可的,因為沒有它認可的無氧比例(爬山無氧比例比較低), over reaching情況就變成unproductive了。現在說說Garmin怎麽算training load(運動負荷)。
運動負荷是時間和單位時間內的強度組成的。單位時間內強度越大(也就是你的運動心率越高),還有時間越長,這個運動負荷是越大的。如果好好跟一個運動計劃,不論是跑步的,騎車的,這個計劃裏麵的無氧和有氧都會是按照類似Garmin的算法計算的,也就會是productive。敲重點,那個誰誰想提高跑馬成績的,就乖乖按照個計劃來。我自己都有試過Garmin的各種計劃。按照跑步新手來,5k的太簡單,10k的可以,但是如果爬山不多,強度感覺不夠大。半馬或者全馬的就太累了,因為爬山,周末的長跑做不到,如果改到周中去做,就太累了。
但Garmin的這些算法,其實不太適用於爬山(hiking)的。原因很多,首先就是什麽是hiking,大家的定義都不一樣。我有個朋友,倒是比較了解hiking,我說我去爬山了,他說他做了什麽,然後強調他這個就是walking。我的hiking定義是最少是10公裏來回加上最少500米的爬高;低於這個的,就是走路。其次是爬山的高度可能相同,但是陡度怎麽分配的,可能很不相同。上麵說的10公裏來回加上500米爬高,一種可能是前麵5公裏很平均的爬高,然後折返回來,也可能是1,2公裏就爬高500米,然後其他都是平地。這兩種爬山,感覺是很不同的,至少對我是這樣。Garmin算爬山的運動強度,第一種還是比較準的,如果是第二種,我的感覺是不太準的。我有次爬山,直線距離2.5公裏,爬升1200米。這是小夥伴說的,我自己的記錄,大概是4公裏--用手表的都知道,如果休息多,距離是多算多,另外這樣的爬高,不太可能是直線走。那次爬山真給我累得夠嗆。每次我累得要死的時候,會拿出來地圖看看走了多少。其實也不是真正看走了多少,就是看在地圖上那個箭頭跳了多少。這次是幾次看都感覺自己沒動,後來發現也確實是沒走多少。那次是我走得感覺最絕望的一次,都感覺在太陽落山前走不到營地了。後來看B姐在她說的越野50K(https://bbs.wenxuecity.com/ydjs/193480.html) 的帖子裏說她3邁走了三個小時的時候,非常感同身受。我們大概是1小時1公裏不到,比B姐還慢。我們是過夜的,背了宿營的東西和食物,所以慢點也正常。這個當時還看不了Garmin,後來看Garmin,它居然記錄我絕大部分是低強度的運動,但是我自我感覺是絕大部分是高強度的,因為比自己跑10k還累。那次hiking回來,徹底躺平三周,最後就到recovery了。等休息好了再運動,因為前麵的躺平,沒兩天又馬上回到over reaching。
那如果over reaching不一定是對的,看什麽呢?看HRV!我覺得HRV很可信。我自己覺得很累不想動的時候,HRV就很低;反過來,如果over reaching,但是自己不覺得累,HRV基本也是在正常範圍內的。總之就是如果HRV還在正常範圍內,就可以接著“造”。。。。雖然我知道遵照一個計劃來訓練,可能會很快提高我跑步的成績,不過,我做這些,並不是為了跑馬的成績的。所以,我還是不會跟某個計劃。但是的但是,對想提高跑馬成績的,跟個計劃是有好處的。我知道是因為我也試過,試過一個月,發現有違自己玩的初衷,就不再跟了。
既然是無主題,那就得說點別的。我找不到那個帖子了,可能被刪了。有個人說我沒學過概率,然後說什麽每年50%的概率,那5年不受傷的概率就是50%的5次方,是1/32的概率。這個我得說一下,我還真學過概率,雖然不好意思,我承認我學得也不是太好。我也不多說,隻說這個算法是沒錯的,但是用這個算法有個很重要的前提(assumption),那就是independent(and identical)。如果認為一個人跑步在5年內不受傷,每一年對這個人來說是independent的,那就沒有什麽可說的。如果您覺得這個independent的假設可能不成立,我們可以再討論其他可能的算法,不過這個可能性有點多,我也不太想討論,畢竟這裏就是個運動健身的論壇。
再說點別的。這裏有人說自己年輕時是體育課困難戶,然後跑了(不到?)一年首馬就BQ,我說過覺得不可能。等我看理療師的時候,就聊起來這個,我理療師說他認識個人,年輕時候也是沒有特別訓練的,生了三個孩子以後才開始運動。跑馬拉鬆什麽的,然後是跑撒哈拉沙漠的什麽5天跑,貌似那個也是需要夠點數才能參加的。我問了,既然她需要看你,那就是受傷了才需要啊。他說還真不是,沒有什麽大問題,就是稍微調理一下。所以,我原先還是井底之蛙了。
再再說點別的。有人說什麽花班自嗨啊,或者驕傲什麽的。我覺得說這些的,可能對玩鐵三沒什麽概念。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不跑步的,不過我參加半馬比賽,說跑就跑了;沒跑過全馬,可是我“跑”過越野,30公裏,爬高2000多米的,也是說做就做了。這些讓我覺得,假設我跑全馬,沒有太多爬高的,估計6個小時也能跑/走下來,算下來,也就是7公裏多點每小時(因為自己說了,明年說什麽也得跑個全馬了)。這個速度,常來這個壇子的人都可以做到吧。不過,讓我玩鐵三,我還真不敢。花班在不會遊泳的時候,就敢報名鐵三,就衝這個,我就服。不服的,就來試一下鐵三。
我雖然很佩服花班,但是並不認同她的一些說法。好比她認為她的跑馬現在速度快很大原因是weight training,這個我就不太認可。我覺得大部分原因還是她以前準備鐵三的有氧運動,這個讓她有一個很紮實的有氧儲備,包括現在她還在進行的跑步和騎車,這個weight training隻是錦上添花。
既然是無主題,花班問RV,一個原因是孩子可以在趕夜路的時候睡覺。我住過RV,不記得床鋪上有類似seat belt的東西。想想,萬一的萬一,發生點什麽事情,沒有seat belt有多不安全啊。另外就是處理灰水什麽的,心理準備好了嗎。我覺得這個心理關很不好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看法,您可以不同意我的說法,沒關係。願意討論的可以討論討論,不過我謝絕板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