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慢慢有眉目了。腸胃問題,其實是供氧。

回答: 一些更新勇敢的雷歐2023-10-30 07:52:13

我以前寫過,這會兒沒時間找,就是激烈長時間運動時的胃供氧不足。我們血液提供能量,在比賽中供給大腦20%,雙腿雙腳接近40%以上,手臂10%以上,剩下的10%多點要保持呼吸,心髒本身耗能,全身循環。這個時候,分配給腸胃,特別是胃的能量所剩無幾。人體億萬年演化,沒有考慮邊高速追捕獵物的同時還要消化。人類耐力好已經在動物頂端了。

所以,飯後百步走是錯誤的,應該徹底休息,大蛇吞象,然後不動,曬太陽,就是為了快速消化。給胃最高補給。人也一樣。

對於我們跑步,明白這時胃的消化能力,要好好嗬護。我吃膠後10分鍾之內都不大舒服,甚至反過來影響跑步的速度,除非再拉高一些心率。於是,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慢慢下咽,即使到了口中,也視腸胃舒服程度,緩慢下咽,而不是一口吞下,更不能一次吃幾個。為了圖省事。即使年輕人,比如前些年的Jim Walmsley. 這是一對矛盾,跑步中吃膠麻煩,想速戰速決吞下,但腸胃不接受。我們隻能慢點來。我們可以吃得勤有些,在上一個膠肯定消化並且吸收了之後,就吃下一個。

至於喝水,此時不是補液的時候,而是為了消化。明白了這個目的,那就要喝一點(不喝不行,要有少量液體),但不猛灌,而衝淡了胃液。同樣道理,最好用水,因為那些溶液本身有是需要胃來消化的,更加重了胃的負擔。喝水在膠吃過之後十幾分鍾再喝,減輕胃的負擔,也許可以試試。

我還在想,其他因素。你腸胃不適是在白天還是晚上容易發生?氣溫低也不利於消化。冷血動物吃了東西後愛曬太陽。

大峽穀的濕度也不正常。需要更多的水(電解質要跟上)。

大峽穀的爬升強度也大,是反過來的高山(先下後上)。除了耗能,長時間的下衝運動不知道對胃的影響是什麽。

瞎扯幾句我想到的。拋磚引玉,我們一起探索這個難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