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中歐行(2)

來源: 看天地 2021-01-02 12:52: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33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看天地 ] 在 2021-01-03 07:49:1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薩爾茨堡,莫紮特的誕生地,以其四季皆迷人的風采為這位音樂大師的故鄉掛上長盛的花環。

 







圖中的米拉貝爾花園為十七世紀一主教為情婦所建,這位主教居然留下15個私生子。從鹽礦得到的利益讓他忘乎所以發起一場失敗的戰爭,結果在監獄裏度過餘生。除了私生子,他還留下了一件副產品:薩爾茨堡,那是主教大人為了享受和欲望而建的。孰料這件副產品竟然幫他揚名身後。這是一個的古老演繹版:占有和支配,這兩種流淌在人類血液中的天然成分,總在各種的強取豪奪,欺世盜名的作為中留下它們的基因印記。



站在米拉貝爾花園門口聽了好一陣手風琴,我最喜愛的樂器,何況那曲子是“維也納森林”和“高山上的牧羊人”。那藝人也特機靈,看到一群中國遊客走近,馬上變調為“月亮代表我的心”。想起來也逗,有一次在自由神渡輪碼頭,一黑兄弟對著中國遊客吹奏國歌,那聽國歌可是要立正的,人可沒法掏錢。再說,中國人可不習慣往外掏錢的。










跨過清澈的薩爾茨河可見橋上的欄杆掛滿七彩的鎖頭,全世界的有情人都殊途同歸地用類似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意願。過了河就是依舊保持了數世紀風貌的老城。居民們自豪地把建築物的久遠的紀年展示給來訪者看,遊人穿行在古舊的巷裏尋找著世紀的迴音。









黃色的房子為莫紮特的出生地,後搬到圖三的屋子。他在七歲離開薩爾茨堡後就再也沒有在此留下他的足跡。幾十年前,這位天才的同鄉,另一位大師,卡拉揚用他的指揮棒點開了每年一度的莫紮特音樂節的帷幕。











圖一為十五公尺高的巴洛克式噴泉 由意大利雕塑家在十七世紀完成。花12歐元坐纜車登上霍亨薩爾茨堡(Hohensalzburg),可俯瞰全城,遠眺意大利和阿爾卑斯山。這城堡從十一世紀始經曆的戰爭中從未被攻克。惟在十九世紀,當拿破侖的軍隊的逼近時投降過一次,估計是懾於拿破侖鼎盛時的氣勢所致。法國人還是很有騎士的遺風,僅從城堡中帶走了所有的兵器裝備。



午後的陽光襯著從17世紀始三度重建的薩爾茨堡大主教堂,老集市廣場邊上的咖啡座裏的人們開始端起他們的咖啡杯。歐洲悠閑的周末生活,正在用慢板奏出它的序曲。













薩爾茨堡附近有許多景色迷人的去處,沃夫崗(Wolfgansee)湖邊的小鎮(St. Gilgen),走在街上,聽到的最喧鬧的聲音是鳥叫聲。街上一地產商的櫥窗展示,40-70萬歐元即可置一物業,我打了個噴嚏,還是走吧。






斯洛文尼亞(Slovenia)的首都,盧布爾雅那(Ljubljana),站在星期一早晨的市中心,環顧四周空蕩蕩的大街,隻見一群學生在一個老師的帶領下(圖四,五),在街心慢慢地走到議會大樓,這就是首都?



真沒見幾輛車,歐洲許多城市皆用石塊鋪路,即便是重建,人們都會想法保留這一本色。車子在這樣的路上麵慢慢開也會嘩嘩的大聲作響,不用按喇叭行人都能聽到汽車在接近。

 





上麵三張為街頭所見的現代藝術。同行者說圖一是三隻鴿子,我的想象力比較貧乏,直覺那和烤熟的鴿子或鴨子更相像。第三圖,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伏爾泰說的:“人是什麽,半是野獸,半是天使”,可以為這做個注解。現在流行的潮流,把能蒙事標榜為“正能量”,我常常是搞不清楚“正”和“負”的,所以“能量”無論正負都常與我無緣,真慚愧。

在盧布爾雅那花十歐元購得一有趣的手工製品,一狀似蘋果的木平板(圖一)立起即為一籃子,盛點水果還行。

 



從波斯托伊那(Postojna)溶洞出來就直奔克羅地亞(Croatia)。出斯洛文尼亞邊境時,本來導遊說那一向都不查護照的,哪知一位可能是吃錯藥的女邊檢板著臉楞是要每個人去她麵前交驗護照。幾十米外,一位克羅地亞女邊檢帶來滿車陽光,她拎了個通關大印,上車劈劈啪啪給各人護照上蓋章還送上一副笑臉。意大利籍的司機逮著機會了,和她很歡樂地交換了幾句短語。明白意思的導遊嘀咕著:“意大利人的骨頭就是輕”,當然,他是用中文說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