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回國能參加以色列約旦旅遊團,純屬偶然。當時主要是和夫人的妹妹燕珂商量去西安遊覽的問題。商談中燕珂突然冒出一句話:“9月15日我還要去以色列,看來這次去西安時間有些緊張。”我立刻反應說:“如果我們倆也去以色列,時間能否來得及?”“我問問北京青旅的小金,看看還有沒有名額?”因為已是9月4日,誰也沒有把握。第二天燕珂的電話打過來:“你們趕快到用微信把護照照片發過來,另外你們還需要填個簽證申請表,把錢準備好,小金親自來取。”就這樣,我們在赴西安前,辦完了去以色列和約旦的手續。
圖1、旅行團到達特拉維夫機場
去以色列的第一個問題是“那裏是否安全?”這也是許多人聽說我們要去以色列後的第一反應。但我們卻對以色列的安保工作充滿了信心。近幾年,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在國際上極為孤立,在中東也被以色列收拾的老實多了。以後的旅行,也再次證明以色列是十分安全的國家。我們這個旅行團稱為“金色非洲”旅行團。9月15日的晚上,北京青旅派車來接燕珂她們一幫驢友以及我們,前往首都機場第二航站樓集合,16日早搭乘海南航空公司的HU7957航班於1.55起飛,經過11個小時的飛行,於以色列時間早上7.45機到達以色列的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雅法,簡稱為特拉維夫。到了機場,團裏就跑了一個人,給導遊帶來麻煩。據大家回憶,這是個三十歲的年輕人,不愛說話。到了特拉維夫,在大家取行李時,有人看到有人來接他。這是蓄謀已久的外逃事件。
圖2、特拉維夫的鐵路
特拉維夫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以色列首都(外交機構駐在特拉維夫),而以色列法定和實際首都及政府所在地是耶路撒冷,目前僅獲美國等少數國家承認。特拉維夫人口主要為猶太人,阿拉伯人則占人口的4%。因此特拉維夫是以色列最安全的城市,以巴矛盾不突出,特拉維夫成為以色列最現代化的城市。
圖3、特拉維夫濱臨東地中海
特拉維夫濱臨東地中海,以特拉維夫為中心的城鎮群有巴特亞姆、霍隆、拉馬特甘、佩塔提克瓦、裏雄萊錫安、拉馬特沙龍、赫茲利亞等城市。在以色列建國兩年以後的1950年,特拉維夫和雅法兩市合並成立特拉維夫-雅法市。2005年統計,共有人口三百多萬,是以色列最大的都會區,也是以色列的經濟樞紐,逐步成為世界級城市。
圖4、白色外牆的建築
現代的特拉維夫以兩種建築風格聞名於世。其中最具國際知名度的特拉維夫白城,擁有大約2500座包豪斯學派或國際風格建築,形成大片白色外牆的景觀,已經在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這些建築主要建於1930年代到1950年代,是歐洲現代主義藝術運動到達的最遠地點,由許多在前納粹時期的德國德紹巴豪斯學校接受教育的猶太建築師所設計。特拉維夫是世界上這類建築最集中的城市。
圖5、從雅法老城山頂公園遙望特拉維夫
我們首先驅車前往雅法。雅法老城是指以色列城市雅法的舊城部分的建築群,位於特拉維夫-雅法市南部,包括雅法港口和浮橋海堤。雅法老城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與中國的“三江並流”等全球名勝古跡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老城建築群包括居民建築以及雅法老城西部和南部斜坡小巷(位於北坡花園的斜坡),以及花園峰會Kedumim廣場頭。另外也包括雅法港口,其位於浮橋海堤。
圖6、雅法老城的聖彼得教堂
雅法老城的中心是凱杜明廣場,環繞廣場的有許多年代久遠、風格古樸的石頭建築,有雅法的遊客中心,有古炮台,但最醒目的還是聖彼得教堂和鍾樓。聖彼得教堂是以色列的一座方濟各會的教堂,位於雅法靠近海岸的一座小山上,因此教堂鍾樓成為朝聖者的燈塔,標誌著聖地就在附近。這座教堂修建於1654年,18世紀後期教堂兩次被毀,兩次重建。現在的建築修建於1888年至1894年,為紀念耶穌的得意門徒聖彼得而建。最近的一次翻新是在1903年。教堂提供英語、西班牙語、波蘭語、希伯來語彌撒。許多波蘭籍外國工人於禮拜六在這座教堂祈禱。
圖7、教堂高高的拱形天花板
教堂擁有高大的磚外牆和高聳的鍾樓,是雅法最大,最具特色的建築。教堂的內部讓人想起歐洲的大教堂,高高的拱形天花板,彩色玻璃和大理石牆壁。彩色玻璃由著名藝術家Franz Xaver Zettler在慕尼黑製造。教堂內部的四組繪畫描繪了聖彼得生活: 彼得作為漁夫在捕魚,彼得接下耶穌贈送的鑰匙,耶穌在塔博爾山的變形以及耶穌在最後的晚餐前為彼得洗腳。
圖8、講壇上刻有一棵栩栩如生的樹木
基督教實際上是以猶太教派開始的。在福音書中沒有記載耶穌打算創造一個新的宗教,或者基督徒應該在星期天參加教會。 耶穌出生時是猶太人,使徒是猶太人,他向猶太人傳道,並給他一個猶太人的葬禮。耶穌去世後,彼得成為門徒中的領導,開始建立教會,並和最重要的使徒保羅試圖將猶太教與基督教分開。後來彼得到達凱撒利亞,為第一個皈依基督教的非猶太人科尼利厄斯施洗。彼得的願景和他將科尼利厄斯皈依基督教,是基督教與猶太教脫節的兩個步驟。這個過程是漸進的,分裂在4世紀初完成。
圖9、古城建在一座37米高的山丘上
古城建在一座37米高的山丘上,這裏有密密麻麻的石頭房子,穿行其間如同迷宮一般。巷子僅有一兩米寬,鋪路的方形石板已經磨得光滑可鑒。巷子兩邊多是兩三層的樓房,下層開店,上層居住。徜徉在狹窄的老城區中,一步一景,讓人流連忘返。這裏不僅充滿了浪漫的術氣息,還彌漫著老城區那種原始的質樸。
圖10、12星座噴泉
老城裏現在大多是藝術家居所、工作室和一些藝術品店,同時成為了12星座的代言人,有12星座的噴泉,以12星座命名的小巷,還有12星座的許願橋。聖彼得教堂前有一座12星座噴泉,萌萌的十二星座的樣子很可愛,這些用當地石頭雕刻而成的動物或人物都栩栩如生,非常精美。噴泉雕塑為雅法古城帶來了一絲靈動,讓古城散發出迷人的浪漫氣息。
圖11、水瓶座巷子
雅法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解釋,猶太傳統認為,在毀滅萬物的大洪水消退後,幸免於難的挪亞的兒子雅弗建立了這一城市,人們因故以他的名字將該城命名為"雅弗",後來讀音慢慢演變成雅法。還有人認為,“雅法”是希伯來語“美麗”一詞的諧音,因為這裏風景絕佳,秀麗如畫。也有人認為,"雅法"的意思是"閃著白色光輝之地",係指它近處白堊紀的斷崖上閃耀的光輝。
圖12、拿破侖雕像被用來做指示牌
教堂廣場有一座拿破侖·波拿巴的塑像,被用作指示牌,寫著“曆史遺跡入口”。雕塑手指的方向,有一個比較深的坑洞,那裏有考古學家發掘出來的埃及法老圖特默斯三世公元前1468年占領雅法和約帕港的殘破神廟遺跡。這裏有拿破侖的塑像說明兩點,一是拿破侖來過雅法,二是當地人並不敬重他。導遊介紹,1799年3月7日,拿破侖率領一萬多法軍在同埃及和敘利亞的戰爭中圍攻並占領了雅法,當時雅法的統治者是土耳其的穆斯林,被拿破侖殺死了很多。這期間拿破侖曾經在這個教堂住過。估計是這段曆史的緣故,老城區特意立此雕塑。
圖13、教堂廣場有遺留下來的古炮
但是法國人卻對拿破侖在雅法的表現給予了很高評價。法軍攻下雅法城後,發生了可怕的事,在雅法城裏沒有被清理的穆斯林死屍成了傳染鼠疫的病源,土耳其部隊把鼠疫傳染給了法軍士兵。接著拿破侖率軍圍攻另一個敵軍要塞阿克,激戰九周時間也未奏效,炎熱的天氣使法軍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鼠疫。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他下令撤退,撤退路上的情景讓人慘不忍睹,狼狽不堪的法軍在沙漠中行軍。幹渴、饑餓、疲倦、傷痛折磨著他們。有些傷兵就要被沿路拋棄了。
圖14、油畫《拿破侖視察雅法鼠疫病院》
這時拿破侖下令所有的馬匹都用來運送傷兵,騎兵一律下馬步行。侍衛為他留下一匹馬,遭到他痛罵。他大聲喊道:“全體步行!我第一個先走!”就這樣法軍艱難地到達了雅法。在雅法休整了七天,就地治療患鼠疫的重病號。拿破侖還去病院視察。為了鼓舞士氣,不顧被傳染的危險,走到病人身邊慰問,這舉動極大鼓舞了士氣,成為老兵永久懷念他的重要原因。法國畫家安·讓·格羅根據這個事實創作了油畫《拿破侖視察雅法鼠疫病院》,表現拿破侖和他的部屬親臨病院探視士卒的情景。從油畫背景中可以看到聖彼得教堂以及鍾樓.
圖15、這裏有密密麻麻的石頭房子
雅法老城在花草的掩映下,顯得格外古樸清新,不得不感歎當地人民對環境的保護非常到位。巷子一共有十二條,用十二星座來命名。巷子僅有一兩米寬,鋪路的方形石板已經磨得光滑可鑒。巷子兩邊多是兩三層的的樓房,下層開店,上層居住。
圖16、旺盛的開花植物爬滿了石頭縫隙以及人家的陽台
小巷中的一個路燈、一個窗欞、一個門牌、一個拐角、一段石板路,無不透露著唯美的設計感,每一個細節都讓人著迷,都可以入畫。岩石砌成的牆壁上開出各種顏色與形狀的門窗,旺盛的開花植物爬滿了石頭縫隙以及人家的陽台,蜿蜒的小徑在陽光裏閃閃發亮。
圖17、劇院
雅法幾經戰亂和紛爭,從羅馬人、希臘人、十字軍、土耳其人到阿拉伯人都曾占領過這座古城。現在以色列政府恢複了雅法古城舊貌,而且將其改造成為藝術家的聚集區。許多的藝術家都集聚在雅法古城,古街道中到處是博物館、藝術畫廊、咖啡館、珠寶店、時尚藝術店等建築,還有小小的劇院,讓古老的雅法煥發出迷人的氣息。
圖18、西門坦納(Simon Tanner)之家
巷道裏有一棟房子是西門坦納(Simon Tanner)之家,大門緊鎖,據說聖彼得曾住在這裏。彼得在房頂禱告,魂遊象外,看到天開了……《聖經·使徒行傳》第十章和第十一章詳細記載了這一個重大的曆史事件。上帝命令他,要向猶太人以外的其他民族的人(和合本聖經翻譯為“外邦人”)傳福音,彼得說,“上帝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從此,耶穌的十二個門徒,開始向所有的人傳福音。
圖19、很多藝術家在老城開辦自己的藝術工作室
在老城狹窄的小巷中,有很多藝術畫廊,漫步其中,仿佛置身於露天的藝術畫展。現如今,很多藝術家在老城開辦自己的藝術工作室,把自己的藝術作品置於古城的街區中,供遊客觀賞與購買。很多繪畫、雕刻、珠寶加工、以及各種工藝品,都是出自於這裏的藝術工作室。
圖20、左下是銅雕藝術品〈聖城耶路撒冷〉
狹窄的街區就是他們的作品展區,遊客在這裏不僅可以欣賞到不同流派的藝術作品,還可以進入工作室觀看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可謂是藝術之旅。我們看到一件銅雕藝術品〈聖城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建築師和雕塑家弗蘭克邁斯勒(Frank Meisler)的作品。邁斯勒出生於丹澤自由城,1956年移居以色列之前在英格蘭長大。看資料上說,藝術家設計的靈感和主題圍繞“打開和關閉的人生之門”。
圖21、“漂浮的橘子樹”
導遊把我們帶到一棵橘子樹前,被稱為“漂浮的橘子樹”種在懸空的金屬罐裏,金屬罐被金屬鏈懸掛在附近房屋牆壁上。這是現代藝術家Ran Morin作品,1993年完工,暗示違反自然法則下生命所受到的限製,為掙脫束縛而力求突破。而我認為,這是在暗示以色列這個民族,當他們回到這片故土建國時,卻因為上千年遠離故土而無法尋根,像這棵橘子樹,在束縛下頑強生長,由小樹苗長成了結果的桔子樹。
圖22、雅法山頂公園的階梯舞台
沿著老城的石板路一直往上走,老城所在的山丘頂部是一個大平台,被建設成雅法山頂公園以及一片開闊草坪設計的階梯舞台。這裏是瞭望特拉維夫以及與地中海的最佳地點,景色絕妙。1973年至1975年間,一座由加利利石製成的大型雕像由耶路撒冷的雕塑家丹尼爾·卡夫裏雕刻而成。
圖23、象征進入以色列的大門
雕像被導遊稱之為“信仰之門”,由兩根4米高的柱子組成,上麵有一塊長4米的石頭,類似於一扇門。 雕刻的大門是進入以色列土地的大門。門柱雕刻著《聖經》舊約的故事:一側是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布夢見天梯,上帝應許賜給他土地和後裔並給予恩寵;另一側雕刻是猶太始祖亞伯拉罕將兒子以撒獻祭並得到神應允和替罪羔羊;頂梁描繪了古城傑裏科的陷落。 祭司抬著約櫃,拿著羊角,圍繞耶利哥城轉了七圈。
圖24、守衛雅法港的海岸古炮台
雅法是一座在《聖經》中便已亮相的古老港口,自古以來就非常繁榮,其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8世紀。在公元前10世紀的大衛王時代,商品先運到雅法再運往耶路撒冷。到所羅門時代,建造耶路撒冷的聖殿所使用的黎巴嫩杉木也都是從雅法運來的。當年從歐洲去往耶路撒冷的朝聖者們乘船來到以色列,便是從雅法港上岸,前往耶路撒冷。
圖25、古老的燈塔被改造為清真寺
雅法海港附近一座藍色頂部的高塔引人注目。這是雅法港口的老燈塔,後來被改造成為清真寺宣禮塔。旁邊就是一座清真寺,在清真寺旁邊,還有一座亞美尼亞東正教的修道院(亞美尼亞東正教也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而且是第一個接受耶穌基督的教派)。
圖26、留影紀念
沿著雅法老城及特拉維夫新城是一條長長的海岸線。雅法雖與特拉維夫連成一體,但風格卻截然不同。站在雅法古炮台遙望高樓林立的特拉維夫,古老與現代對比強烈。雅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已經有至少4000年的曆史。在19世紀,雅法的人口從1806年的2500人增長到1886年的17000人。老城內已經無法容納新增加的人口,於是在城外興建規模更大的新市區。特拉維夫的發展始於19世紀80年代,最初僅僅是雅法城外的一個猶太居民區。
圖27、取景框留影
在1921年5月的雅法騷亂中,有數十名猶太裔人士被阿拉伯裔暴民殺死。此後不久,雅法的數千名猶太人搬遷到北麵的特拉維夫,形成了新的中央商務區。該市的城市發展規劃,是基於主幹道的框架結構,在1925年由Patrick Geddes設計,並被市議會和市長梅爾·迪森高夫所采納。作為第一座猶太人城市,陸續來到以色列的大量新移民源源不斷地湧入,促進了特拉維夫的迅速發展,使之逐漸成為以色列的經濟與文化的中心,此地位一直保持至今。
圖28、特拉維夫海灘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家在特拉維夫宣布獨立。在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阿拉伯人封鎖耶路撒冷長達8個月之久(1948年5月-12月),因此特拉維夫隨即充當了以色列的臨時首都。當以色列1949年12月宣布耶路撒冷為首都時,由於國際上對於耶路撒冷的地位有所爭議,大部分大使館尚留在特拉維夫。1980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478號決議以後,已經遷往耶路撒冷的大使館又紛紛遷回特拉維夫。目前,除了美國、巴拉圭和玻利維亞以外,所有駐以色列的大使館都設在特拉維夫或其周邊地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