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回國,因為夫人假期用完,回不去,特交給我一個任務,學習太極柔力球,回到美國教她。
人到了一定年齡,不適合太劇烈的運動,也不適合太單調的運動。她每天練習瑜伽,我每天散步,都感到不過癮,希望能有一種運動,不但適合我們的年齡,使全身心得到鍛煉,而且場地不受限製,並有一定的趣味性。
一次偶然的機會,從網絡看到中國政府的溫總理向到訪的西德總理默克爾介紹中國人新近發明的運動——太極柔力球。溫總理做了幾個動作,引起默克爾極大的興趣,也引起我們極大的興趣。
太極柔力球創始於 1991 年, 1996 年列為第三屆全國工人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1999 年中國老年體協和中央電視台把這項運動向中老年人推廣,受到歡迎。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近 60 萬人經常投身於太極柔力球的鍛煉當中。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已經舉行了 7 屆全國中老年人柔力球比賽。
回國後,我先到附近的玉淵潭公園去考察太極柔力球,發現這個運動既神似太極拳,吸取了其功力,又結合了網球、羽毛球、藝術體操、舞蹈的一些動作,很有趣味性。它是太極化的內外雙修的運動,追求的是一種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球的和諧統一。目前太極柔力球除了有關部門搞出的七套比賽動作外,一些精通武術的個人還搞出了像太極拳一樣的 24 式、 36 式、 48 式,看得你眼花繚亂。
說起這國內的公園,簡直就是一個大課堂,在這裏你既能學文又能學武,如交誼舞、太極拳、太極劍、羽毛球、排球、民族舞蹈、鬥空竹、氣功、唱歌、書法等等。二十年前,我就是在這裏學會的交誼舞。到了早晨,整個公園人山人海,到處都是鍛煉的人群,一片歡聲笑語。在美國,你是看不到這樣熱鬧的情景。
太極柔力球運動不受場地和氣候的限製,室外鍛煉,有點兒場地就行;刮風下雨,室內床前乃至樓道也照樣可以揮練自如,且玩法多樣:可單人,雙人,多人,還可以打場地賽,這是最可取之處。但是觀察了幾天,感到一些動作難度很大,要想掌握很不容易。
在玉淵潭公園 ,一共有兩撥人在練習太極柔力球,都有老師帶著。伴隨著優美的音樂,他們手握球拍,有節律地運球,上下繞旋,左右旋轉,換握拋接,左右翻身,個個精神飽滿,動作優美連貫。小小的柔力球在手中上下翻飛,頗具美感。
我的朋友小魯認識其中一位老師,大家都稱他“楊隊長”。我分析他手下的這一撥人可能跟著他參加過太極柔力球的比賽,他是隊長。經小魯介紹,楊老師收我為徒,新學員就我一個,其他人至少掌握了已公布的四套動作。他們每天來到公園隨著練習曲一起練習。楊隊長幫我買來了球拍、球和教學光盤,在帶著其他人練習的間隙,教我最基本的動作。
太極柔力球的 球拍類似於羽毛球拍子,不同在於柔力球球拍的擊球麵不是網狀結構而是印有太極圖案帶風孔的矽膠軟麵 。 球由外層帶有突起點的膠皮、裏麵的細沙以及充氣組成 。
它一改網球、羽毛球硬性擊球方式,而以將球納入球拍後的弧形引化過程為主要技術特征 。 說的通俗些,就是在做各種複雜運動時,要保證球緊貼拍麵,掉不下來,講究的是“輕靈圓活,勢勢相連,閃展騰挪,進退轉折,動靜緩急,剛柔相濟”的風格,隨著球的上下翻飛和身體姿勢的不斷變化,達到“圓潤流暢、人球合一”的境界。
在去柬埔寨旅遊之前,我先學了第一套。從柬埔寨回來及到珠海前,又學習了第二套。每一套有 8 小節、 7 個花樣動作。前後一共學習了將近一個月。在沒有掌握要領之前,要做到球隨拍而動又要確保與拍子粘連運轉很難,幾乎是拍子一動就掉球,心裏很著急。
看著楊隊長反複做示範動作,根據上學時學的那點力學原理,慢慢體會出點門道:當拍子作弧形運動時,給球的力量使球作直線運動,產生離心力;而拍子被手抓住繼續作圓弧運動,使之產生向心力,這時拍子微微內傾托住球,在離心力與向心力相等的條件下,克服球的慣性,不斷改變球的運動方向成弧形運動。隻要拍子轉動靈活,控球得當,就會產生球隨拍動,拍帶球轉。
我每天早上九點前到公園,學習並練習一個小時,回家後有空就練習。北京的十二月、一月,天寒地凍。在戶外運動,戴著手套,找不到感覺;不戴手套,手常常凍的失去感覺,手持球拍做翻拍動作時因手指不靈活而不斷掉球,惡劣的天氣加大了學習的困難。解決的辦法就是回家多練習,每個動作上百次地重複,找到感覺和規律,初步掌握後,第二天再讓老師糾正動作。
無論是老師還是隊友,都熱情地指點我,糾正我動作的錯誤,對我幫助很大,並經常鼓勵我。經過努力,學習日見成效,不但隊友誇獎我,連女兒也認為我球技日新月異,我也嚐到練習柔力球的甜頭,有了樂趣。
練習柔力球,剛柔並濟,是多關節性運動,需要不斷地抬頭、轉身、揮臂、翻腕、踢腿,全身合力做動作,這樣使腿、腰、頸、肩、手指等全身部位都得到鍛煉,心肺功能也得到改善,協調及反應能力也有所提高。我的妹妹、表姐也受到我的影響,紛紛買了柔力球的拍子,表示也要學習、鍛煉。
離開北京前,我到中國圖書大廈買了柔力球第三、四套的教學光盤,回到美國自學。現在,地下室的健身房成了我們每天練習的場所,除了指導夫人練習外,我在自學第三套。第三套比第一、二套要難得多,沒有老師指點,學起來有些困難,進度很慢,看來無論學什麽,參加學習班是捷徑,很後悔沒在國內多學幾套。但我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爭取在下次回國前自學完三、四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