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當不益壯

現居海外,常回國內,自稱
個人資料
正文

約旦藏寶庫佩特拉 2017年以色列約旦行(13)

(2019-07-25 21:40:05) 下一個

自從我看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1989年執導的《聖戰奇兵》後,我對約旦佩特拉充滿了神秘和向往,並列為我的近期旅遊計劃中。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喬治路卡斯合作,以一種立體的藝術方式使佩特拉名揚世界。該影片獲得兩項奧斯卡提名,榮獲奧斯卡最佳音響設計獎,並在當年的世界票房收入排名第二。

圖1、

事先沒有想到的是,這次以色列旅遊,同時包括去約旦以及佩特拉古城,實在是令人興奮。佩特拉古城是約旦的國寶之一,被世人稱為世界古文明中的第八奇跡,已被列為世界遺產。美國《國家地理旅行家雜誌》曾將這裏譽為人的一生最值得去觀摩的地方。佩特拉位於阿卡巴灣(Aqaba Bay)到死海(Dead Sea)間的狹長地帶,早在公元前六世紀阿拉伯血統的納巴泰人(Nabataeans)就在此聚居。

圖2、入口是一條長約1.5公裏的“西克峽穀”通道

佩特拉古城幾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圍懸崖絕壁環繞,入口是一條長約1.5公裏的西克峽穀通道,被稱為“蛇道”。峽穀最寬處約7米,最窄處僅2米。為了方便遊客通行,2004年一家倫敦的建築公司在此設計了一條造價二百萬英鎊的遊客過道,地麵鋪上了水泥,隻有最後一小段還保留著原始的碎石路麵。遊客大部分步行前往古城,身體不好的或者旅遊時間有限的,可以花錢騎馬或坐馬車前往。

圖3、三塊巨大方形神靈石

導遊指著路邊顯然是人工雕刻出來的方形石頭說,這是納巴泰人雕刻的三塊巨大方形神靈石——朵夏拉之石。它和希臘的狄奧尼索斯神一樣,也是祈願豐收的神靈。對凝重的岩石,納巴泰人懷著虔誠的敬仰之心。朵夏拉之石隻雕刻著眼睛和鼻子。神靈什麽也不說,隻用眼睛注視著人們。現在這神靈石成為地界標誌,意味著進入了古城地域。

圖4、公元一世紀納巴泰人的方尖碑墓

左側山上的建築十分醒目,直接在岩石上鑿刻而成,這是公元一世紀納巴泰王室的方尖碑墓。頂部4個方尖碑高7米,中央嵌一石雕,這些象征埋葬於此的五個人。下麵為2層結構,各有6根半圓立柱裝飾,風化嚴重。路邊發掘出來的石碑證明它是公元前一世紀名叫Abadomanchos的人為自己和兒輩造的墓室,上麵安放遺體,下麵會堂供祭奠和用餐。

圖5、兩夫當關,留下買路錢

進入西克峽穀不遠,當地居民扮作納巴泰軍人守著隘口,收取合影的費用。看過去,合影的一對夫婦風度翩翩,氣質高雅,尤其是女方,美麗佳人,絕非這幾天看到的阿拉伯人所能比。我對夫人說,沒準兒是阿聯酋的某位王子或公主。環顧四周,懸崖高聳幾十米, 峽穀下寬上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年納巴泰軍人守在這裏不僅保障古城安全,經過的商隊必須留下買路錢。

圖6、峭壁上橫長著的綠樹成為獨特景觀

兩旁彩色的岩壁蜿蜒向前,偶爾橫長著的綠樹成為獨特景觀,幽深狹窄的通道引導旅行者進入古城,在這條峽穀中行走,本身就是難忘的體驗。納巴泰人是在約旦迦南的南部和阿拉伯北部營商的古代商人。一世紀時的著名猶太曆史學家弗拉維奧·約瑟夫斯把敘利亞和阿拉伯的邊界、幼發拉底河至紅海的地命名為“納巴泰”,這就是居住地和當地民族名字的來源。沿著幽深的古道,不由想起發現古城的第一人。

圖7、兩旁彩色的岩壁蜿蜒向前

有人說是約翰•路德維希•貝克哈特在1812年首先發現古城。實際上早在6年前的1806年,一個名叫尤爾裏奇•西特仁的德國學者在穿越奧斷量領地時,從一個貝督因人那兒獲悉了有一個被稱為“佩特拉廢牆”的地方,便偽裝成阿拉伯人,悄悄踏進這片岩石古道,在基教徒身份被揭穿後,慘遭殺害。

圖8、馬車奔跑在峽穀裏

六年後,1812年某一天,步尤爾裏奇西特仁的後塵,1784年出生於瑞士洛桑的約翰•路德維希•貝克哈特從大馬士革前往開羅途中,經過一個名叫瓦迪穆薩的小鎮,聽說有個遭遇毀滅性破壞的古城隱匿在附近的峽穀中,憑直覺他認為可能就是消失已久的佩特拉,於是改道前往。

圖9、沿途奇特景觀

他在敘利亞用幾年時間強化阿拉伯語,因此能操著一口流利阿拉伯語。他頭穆斯林頭巾,身斯林長泡,為自己取了個阿拉伯化名西克坎布拉布道拉,滿臉的絡腮胡須又濃又密,完全一副阿拉伯商人的裝粉。鬼使神差,貝克哈特竟然非常順利地到了被穆斯林看作“禁區"的佩特拉城。他不敢久留,隻待了一天就離開了佩特拉。

圖10、峽穀兩邊是2000多年前修成的水渠

正當貝克哈特雄心勃勃計劃實行他的計劃時,不幸於1817年病逝在開羅。好在他漫遊期間做了大量的筆記,極具參考價值。1819年至1831年間,英非聯合會出版了他的厚達5卷的筆記。在名為《敘利亞聖地旅行記》的一卷書中,他對佩特拉古城的描述引發了歐洲人的興趣。從此各國冒險家,不畏艱辛,紛紛闖入阿拉伯這片神秘禁地。

圖11、水壩

為了解決古城的飲水問題,納巴泰人開發了水利工程,開鑿水渠,設計出具有防水功能的地下蓄水池,將上文我提到的“摩西泉村”的泉水引進城裡,確保城裡的居民有充足的水源。精於生意的納巴泰人甚至做起泉水的生意,將水賣給來這裡交易的駱駝商隊,從中獲利累積財富。此外,這片區域常常會因為下雨造成山洪水淹,他們設計出水壩,將洪水引導到出水道。

圖12、高難度攝影姿勢

夫人對水渠邊的一組大型的寫實性雕塑很感興趣,這是創作於公元1世紀的群雕“駱駝商隊”,長10米,商人穿著寬鬆的衣服,左手持棍棒,右手牽著駱駝,後麵還跟著一頭。雖然我們見到的隻是殘留的商人下半身和幾對駱駝腳,卻不難想象當年商隊滿載貨物、風塵仆仆、意氣風發進入古城的情景。

圖13、驚人的一幕出現在眼前

狹長、險峻的西克峽穀走到頭,驚人的一幕出現在眼前,峭壁閃開的縫隙裏,露出了宮殿絢麗的身姿。一座高大的建築鑲嵌在近百米高的崖壁上,人站在下麵顯得十分渺小。它不是用磚瓦石塊砌成的,而是兩千年前納巴泰人依靠簡陋的工具在岩石上雕琢出來的。真是一件舉世無雙、無與倫比的藝術品。

圖14、卡茲尼神殿

這就是傳說中的藏寶庫。現在被稱為“卡茲尼神殿”(Al Khazneh)。現在的地麵比原來高出了3米,2003年考古學家挖掘出神殿下方的墓穴與資料顯示,這裏是國王 Nabatean King Aretas III 的墓穴。神殿高40米,寬30米,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由於整座建築雕鑿在沙石壁裏,陽光照耀下粉色、紅色、桔色以及深紅色層次生動分明,襯著黃、白、紫三色條紋,沙石壁閃閃爍爍,無比神奇。

圖15、留影紀念

1835年,美國遊客(後因在南美叢林中發現瑪雅人的科龐城而一舉成名)約翰•李約德•斯蒂芬斯(John Lioyd Stephens)踏上了這片熱土,他對卡茲尼神殿最傳神的描述:“一座神廟,精致清晰,宛如一顆嵌在岩石壁上的浮雕寶石”。他出版的《阿拉伯人佩特拉區遊記》成為暢銷書。神殿頂部裝飾著四尊鷹雕像。上層有6根半圓形的石柱依山壁鑿出。兩側長方形壁龕頂部是斷裂三角楣,典型的羅馬建築樣式。左側和右側壁龕中的人物是舉起斧頭的士兵,象征戰神。中間圓鼓形壁龕的人物被認為是埃及女神伊西斯(Isis)。

圖16、中間圓鼓形壁龕的人物被認為是埃及女神伊西斯(Isis)

在伊西斯旁邊,兩邊凹進去雕塑的是亞馬遜女戰士,她們以凶猛善戰聞名深得歐洲人的崇拜,納巴特人給女戰士穿上裙子,安上翅膀尊為武神。卡茲尼神殿建於公元前一世紀,公元131年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到訪,把名字刻在了牆上,哈德良既是權傾一時的君王也是著名的建築師,他的名字的出現無疑強化了神殿的權威性。

圖17、立柱上的大型三角楣牆精雕細琢

神殿底部也有6根直徑2米的科林斯柱,裝飾有希臘風格的科林斯式柱頭帶狀雕飾以及人物、動物、樹葉、花卉等。立柱上的大型三角楣牆精雕細琢,中央的模糊頭部雕塑被認為是希臘神話中的美杜莎。下層立柱兩邊各有2個人物雕塑,據考證是騎著馬的希臘神話中喀斯托爾和波魯克斯兄弟。

圖18、神殿不開放

神殿不開放,據說裏麵有正殿和側殿,石壁上留有原始壁畫。正殿盡頭是壁龕,或許存放過神的塑像。前麵的空地是專門容納前來朝拜的巨大人群的。神殿頂部的甕曾被認為曾是用來存放某位法老財寶的,以前許多旅遊者曾嚐試用槍擊中這隻甕,以獲取其中的財寶。

圖19、正街左邊排列著十餘座墓室

神殿右側通道指向一片開闊地帶,人們把它稱作正街(Street of Facades),街兩側懸崖聳立。正街左邊排列著十餘座墓室,長年遭受季候風侵蝕,表麵嚴重受損,這些墓風格統一,有閣樓和長方形門,是公元前7-6世紀美索不達米亞流行的樣式。上圖右邊的825號墓,葬著17個家族成員,牆上刻有家族的姓氏,門上的三角牆頂部是階梯式山形牆,典型的亞述風格,還有埃及的凹雕,門兩側的立柱是不對稱的凹型設計。

圖20、漂亮的彩色石窟群

正街右邊是多層漂亮的彩色石窟群,是當年納巴泰人居住的地方。石窟群內有住宅、寺院、浴室和墓窟。這裏的岩石呈褐色、紅色、淡藍、橘紅、黃色、紫色和綠色等。各種不同顏色岩石的扭曲岩層,形成了岩石表麵的螺旋形和波浪形的顏色曲線。 佩特拉因此也常常被稱為“玫瑰紅城市”。

圖21、裏外套間

早在公元前六世紀納巴泰人就在此聚居,公元前四世紀建立起厄多姆國,由於地處多條道路的交匯點,成為駱駝商隊必經之地,阿拉伯人的香、東方絲綢、印度香料和埃及黃金經這裏轉往亞歐各國,商品交易給當地帶來財富,公元前3世紀成為納巴泰人的首都。考古學家推斷,在全盛時期佩特拉城居民多達3萬,城市規模遠比早期歐洲人估計大得多

圖22、多套房子相同

他們選擇在這裏建城,主要是看中這裏的特殊地形。一是它唯一的入口是狹窄的山峽,敵方無法調集大軍攻城,難攻易守:二是環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龍,牧草肥沃,利於遊牧:三是水源充足,一股終年不斷的噴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圖23、兩間屋子之間有窗戶相同

公元106年,羅馬帝國國王圖拉真的軍團橫掃過來,但佩特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讓羅馬人吃盡苦頭攻不下來,後來發現了為古城供水的水渠,切斷了水源,才使納巴泰人投降。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地區東山再起。迅速波及西亞和北非地帶。伊斯蘭帝國日趨強大,最終控製了從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廣大地區,阿拉伯人佩特拉區又成了伊斯蘭帝國的一個小省。

圖24、天然彩色天花板

幾個世紀後,為了爭奪近東控製權,伊斯蘭勢力與歐洲基督教各國間戰爭不斷。佩特拉這座石城在十字軍東征期間再次興旺起來。歐洲十字軍在該地建立起短命王國,把佩特拉作為他們的一個要塞,一直堅守到1189年。公元12世紀後,佩特拉被遺棄。史學家分析認為,導致佩特拉城衰亡的可能是天災。

圖25、留影

公元363年,一場地震重擊了佩特拉城。震後,許多建築淪為廢墟,房屋的主人們無能力或者無心思將它們修複。參加過發掘拜占庭教堂的ACOR組織成員日比紐菲瑪說:“沿著柱廊街看看那些商店你就明白了。店主們嫌麻煩,不願打掃清理碎石,寧想在震倒的建築前重傅建房屋……這是城市財富與秩序開始衰退的跡象。”公元551年佩特拉再次遭受嚴重地震。

圖26、古羅馬劇場

我們站在了二千年前的古羅馬劇場前,論規模它不算小,有4,000個座位,但與眾不同的是,劇場是直接在堅硬的山岩中鑿出來的,這不但在古羅馬,即使在全世界,這也是唯一的由岩石雕刻出來的劇場。岩石的自然紋理和豔而不妖的色彩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圖27、金甕墓遠看像是建在兩層窯洞上麵的平台上

古羅馬劇場對麵,開闊的峽穀西麵岩壁上有四座壯觀的陵墓,分別為:金甕墓(Urn Tomb)、絲綢之墓(Silk Tomb)、科林斯之墓(Corinthian Tomb)、宮殿之墓(Palace Tomb),合稱為“皇家墓地”。金甕墓遠看像是建在兩層窯洞上麵的平台上。

圖28、金甕墓前麵是兩側帶有廊柱的庭院

金甕墓(Urn Tomb)的位置在半山腰上,大約建於公元70年。外牆有四根壁柱,壁柱中間開鑿有方形的壁龕,通向3個小墓穴。我們沿著階梯拾級而上。路上有許多出售紀念品的小攤。金甕墓由頂部三角楣飾小甕得名。傳說金甕墓曾作為法院使用,貝都因人把它稱為“監獄”。在它前麵是兩側帶有廊柱的庭院。

圖29、大廳正麵有三座拱型壁龕

墓室呈正方形,高18米,長寬各20米,大廳的頂部五彩斑斕。除了正麵有三座拱型壁龕以及兩側有壁龕之外,並無它物,看不出這裏是陵墓。整個大廳空蕩蕩的,沒有一根柱子。在公元447年被改建成拜占庭教堂,牆上留有公元446-447年希臘文字。

圖30、絲綢之墓

絲綢之墓(Silk Tomb)外觀獨特,由多彩岩石的漩渦紋飾組成外觀由多彩岩石的漩渦紋飾組成,呈現處絲綢般的飄逸紋理;

 

圖31、柯林斯墓

柯林斯墓(Corinthian Tomb)建於公元2世紀,墓的結構比例和位置體現了唯美主義。墓的上部類似卡茲尼神殿,有科林斯柱的裝飾,結合了納巴泰與古典建築風格,是皇家墓室中損壞最嚴重的。

圖32、宮殿墓

宮殿墓(Palace Tomb)設計華麗,是一座五層的宏偉建築,寬49米,建於公元2世紀 屬納巴泰王朝晚期的產物。兩邊入口上麵是半圓山牆,中間兩入口上麵是山形山牆。第3層排列著18根半圓立柱,氣勢不凡。和其它墓不同的是它並非完全在懸崖上鑿刻,左側3層以上部分用石塊築起,惜已倒塌。在宮殿墓的後麵有一座水壩和水庫,可以把雨水排放到裙樓北側的水池裏。有時也用於舉行宴會或葬禮。

圖33、遊客走在列柱大道上

皇家陵墓西麵的開闊地帶的是風格迴異的羅馬時期的城區遺址,以建造年代劃分,這部分可算是佩特拉的新城。列柱大道寬6米,路邊立著立柱,是新城的中軸線,兩側集中了神殿、宮殿、教堂、住宅、市場和商鋪等,是羅馬人時代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

圖34、大神殿遺址

列柱大道左側沿著台階走上25米高的平台,便是大神殿(The Great Temple), 19世紀末被發現。神殿建於公元前一世紀,用以供奉阿烏莎(Al-Uzza)星辰女神,包括入口、下殿、東西台階和正殿4部分,占地75,602平方米,建築平均高度約20米。下殿有3排廊柱,東麵總共96根,西麵總共120根,東西之間有半圓扶壁。正殿東西寬度35米,長42.5米,殿前有4根大柱,高15米,直徑1.5米,兩旁立柱間距7米,門廊上的三角牆和門楣高19米,南麵中央有一個大圓拱的通道,兩側各一個小拱道,通過台階連接一個550-630座位的議事廳,通道兩側牆上有雕刻裝潢。

圖35、法老女兒的宮殿的Qasr al-Bint

大神殿西麵有一個宮殿,23米高,它是接近於正方形。透過殘垣斷壁依然能看到它昔日的模樣,那就是被稱為法老女兒的宮殿Qasr al-Bint。但按Qasr al-Bint字麵理解卻是神殿的意思。建於公元一世紀上半葉。它是佩特拉最重要的神廟,是獻給山脈之神沙拉神(Dushara)的。殿前有3個拱門,中間的拱門通過長通道連接供奉主神和女神的祭壇,另外兩個拱門通往露台。

圖36、Ad-Deir修道院

Ad-Deir修道院是佩特拉最傳奇的建築之一。它的建築方式與設計風格與卡茲尼神殿一樣,都是從山岩中鑿出來的希臘式建築,不過 Ad-Deir的規模更大 (高45米,寬50m)。修道院是大約公元2世紀早期建造的,一開始的建造目的是作為墳墓使用。不過後來考古學家從大殿牆麵上刻劃的十字架推斷,這裏於拜占庭時期被當作教堂使用,所以最後被稱為修道院。

考古學家指出佩特拉85%的城區仍在地下,有待發掘。

圖37、約旦紅海小鎮阿卡巴的夕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