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當不益壯

現居海外,常回國內,自稱
個人資料
正文

宮殿之城盧科索 尼羅河尋古探幽旅之十一

(2017-08-23 11:43:19) 下一個
12月22日,我們離開遊輪,開始了在盧科索古城(luxor)的參觀。據說在兩天後,法國總統薩克奇與前意大利名模布呂尼也到這裏度假。

在古希臘著名詩人的不朽史詩《伊利亞特》中,曾有這樣的詩句:“底比斯,那裏的人們屋宇豪華,擁有無數珍寶,底比斯有城門百座,門前是馬行道,一百名騎馬擁甲的武士,日日巡城兩遭……”據說拿破侖遠征埃及來到此地,當問及地名時,誤把埃及語的“宮殿”聽成“盧科索”,因此現今底比斯古城所在地便被稱為盧科索。


盧克索位於尼羅河畔,距開羅700公裏,人口約15萬,在大約4000年前成為古埃及帝國中王朝和新王朝的都城,曆代法老在這裏興建了無數的神廟、宮殿和陵墓。據說當時的底比斯人煙稠密、廣廈萬千,古埃及的政治和經濟達到了輝煌的巔峰,成為東北非和東地中海的第一強國,法老們不斷擴展他們的版圖。




1、盧克索神廟


經過幾千年的歲月,宏偉的殿堂廟宇多數都已變成了殘缺不全的廢墟,即使這樣,以卡納克神廟(Temple
of Karnak)、盧克索神廟(Temple of Luxor)為代表的一些神廟依然屹立在沙漠中,向人們展示著底比斯城當年的雄姿,展示著古埃及文明的傳奇。


尼羅河穿城而過,將其一分為二。由於古埃及人認為人的生命同太陽一樣,自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因而在河的東岸是壯麗的神廟和充滿活力的居民區,河的西岸則是法老、王後和貴族的陵墓。“生者之城”與“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兩個世界的永恒循環的圓圈。


如今盧克索已成為一座現代旅遊城市,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有著“宮殿之城”的美譽。其古城遺址及墓地,已於197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當我們乘船橫渡尼羅河來到盧科索東岸時,印象深刻的是略顯破敗的城市建築與依舊宏偉壯觀的古埃及遺跡混雜在一起,奇異而和諧。我們首先參觀了位於市中心位置的盧克索神廟。



2、塔門及方尖碑

克索神廟是第十八王朝的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建造來奉獻給太陽神阿蒙、其妻穆特和他們的兒子月亮神康斯。後又經拉美西斯二世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神廟長262米,寬56米,由塔門、庭院、柱廳和諸神殿構成。在新王國時期,這裏是每年奧皮特節的中心。在節日中,一座太陽神的雕像會從附近的卡爾納克神廟沿尼羅河遊行至此,並且會和他的配偶月亮神在這裏停留一段時間以慶祝豐收。


3、和拉美西斯二世合影


    塔門的高度約 24 公尺,曾立著兩座粉紅色花崗岩方尖碑和四個坐像,兩個立像。現在隻剩下一個25米高的方尖碑、二個16米高的拉美西斯的座像和一個不怎麽完整的立像。據考證,該立像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女兒麥麗特·阿蒙。


盧克索神廟門前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半身石像是現存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中最為生動的一尊,祥和自然的表情和精美的製作工藝讓人難以想象這是一尊3000多年前的雕塑作品。我和這位偉大的國王合影留念。



   
圖4、進入塔門

    方尖碑本是一對,右側的那一座在1838年被穆罕默德·阿裏和法國交換,換來一個現在已經不走的時鍾,而換走的方尖碑現在還依然在巴黎的協和廣場上挺立著。


在上個世紀被分開的兩座方尖碑命運迥異,而形象也大不相同。協和廣場被譽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盧克索的方尖碑在那裏被重新旋轉在一個很高的基座上。基座四周繪有方尖碑製造、搬運的過程。基座和方尖碑碑體的圖案、文字全部金飾,在夜色巴黎中閃閃發光,美侖美奐。


現存於盧克索神殿的這座方尖碑以古樸的神殿為背景,顯得更有曆史的沉重感。






5、雄偉的柱廊


神廟牆上的浮雕生動地描述了拉美西斯二世率兵與赫梯人作戰的情景。左右兩邊的浮雕構成一幅完整的組畫。左邊的畫麵描繪了當時的軍營生活、戰前召開軍事會議及法老禦駕親征、在戰車上指揮戰鬥的情況。右邊的畫麵栩栩如生地描繪了這位法老如何向敵人發動進攻、彎弓射箭的動作及赫梯人潰逃的情景。



   
6拉美西斯二世庭院的柱廊


進入神廟,是16米高的兩排石柱環繞的前庭,也稱拉美西斯二世庭院,是拉美西斯擴建的。柱子一共有74根,劉歡講,柱頭是紙莎草花蕾形狀,我看像男性的生殖器形狀。


埃及神廟的石柱可大致分為蓮花造型和紙莎草造型兩種造型,分別代表著上、下埃及的文明,這裏前院和後院的石柱是紙紗草型的,通往後院的通道上的石柱是蓮花造型的,區別就在石柱頂部的外形。


7許多法老王雕像的頭部被砍掉

神殿裏許多法老王雕像的頭部被砍掉,放在腳邊,臉部被刮傷搗毀。劉歡說,信奉基督教的教徒要藉此摧毀人民對法老王的崇拜。


對此,我有些懷疑,隻是基督徒這麽幹嗎?當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占領埃及時,他們就沒搞破壞嗎?在他們統治埃及之前,由希臘人創建的托勒密王朝,還建了菲萊、荷魯斯等神廟,但阿拉伯人統治的1400多年除了建清真寺外,對法老的神廟又做了什麽?這些神廟任憑風沙掩蓋,幾乎絕跡,要不是信奉基督教的拿破侖帶領科學家把神廟、古墓挖掘出來,要不是他們破解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這些阿拉伯人能對古埃及的曆史說出個一二三嗎?




8、柱廊裏的雕像

當被稱為“近代埃及之父”的穆罕默德·阿裏用該廟的方尖碑和法國交換一個現在已經不走的時鍾時,他認為方尖碑是自己祖宗留下來的寶貴遺產嗎?當上世紀六十年代納塞爾要建阿斯旺水壩時,對被淹的幾百處古遺址在乎嗎?要不是國際上的努力,阿布辛貝、菲萊等二十多處遺址我們是永遠看不到了。劉歡那句話讓我永遠忘不掉:“因為國際上需要這些神廟,所以聯合國出錢,埃及不出錢。”


9、拉美西斯二世庭院

要不是歐洲的異教徒讓現在的埃及人知道這些遺址是寶貴的曆史遺產並能帶來滾滾財源,這些外來的阿拉伯人能這麽重視這些古廟、古墓並以此而自豪嗎?


當著劉歡的麵,我的疑問一點也沒敢流露出來。


在前庭通往神殿的柱廊門口,還有兩座拉美西斯的高15.5米的坐像,置於約1米高的基座上。

 
10、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


拉美西斯挺胸端坐,雙手自然放於膝上,胸部肌肉發達,頭上戴著表示上下埃及統一的皇冠,充分體現了法老偉大永恒的力量和威嚴無比的崇高地位。雕像各部分比例協調,細部得到了精心的雕鑿,質地堅硬的石料經過藝術家的磨光處理,顯示出閃光的紋路和色澤,給這座雕像增添了不同一般的效果。





11密柱聳立,神秘而威嚴

旁邊的石壁上鐫刻著一些浮雕和文字,敘述了新年之際“聖船”隊從卡納克到盧克索往返的盛況。古埃及人信仰的太陽神阿蒙一家分乘4條船,由法老和祭師陪同,從卡納克神廟出發,向盧克索神廟進發,尼羅河兩岸浩大的隊伍,跟船同行,歌舞相伴,氣氛十分熱烈。“聖船”一到盧克索神廟,便開始烹牛宰羊,群臣歡宴的場麵熱鬧非凡。


通過第一院後進入一道柱廊,這道柱廊的14根柱子均高約23米,密柱聳立,神秘而威嚴。柱廊兩邊的牆上繪有奧皮特節的情景。


12這道柱廊的14根柱子均高約23米


通過柱廊進入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這個院被兩重廊柱圍繞。這些廊柱成紙莎草捆型,十分美麗,這種造型在建築工藝上更為複雜,是十分罕見的。1989年在修複時在三米深處發現了多座法老、神和獅身人麵像。今天它們被展出在盧克索博物館。

13、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北廊柱

第二院的南邊是一座廊柱殿,它由4x8根廊柱支撐。其浮雕顯示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底比斯的眾神前以及他的加冕。左右兩邊各有一座小神殿,這兩座小神殿分別是奉獻給穆特和康斯的。


14、廊柱成紙莎草捆型


通過廊柱殿,穿過一個小庭院,來到在羅馬時代祭奉皇帝的廳。在神壇的兩邊有兩道科林斯廊柱。神壇後有一條通道通到一個有2x2根柱的廊柱廳,此後是聖殿,這裏是放阿蒙的擔架的地方。廳的牆的浮雕顯示亞曆山大大帝與眾神。通過東廳遊客可以到達其它大廳。




15、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南廊柱及廊柱殿

從這裏經過北麵的門遊客來到所謂的誕生廳,實際上這是一個小型禮拜堂。西牆上的浮雕顯示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誕生:他母親通過阿蒙懷孕到他出生。對麵的浮雕顯示他的登基。

16、從小庭院往回看廊柱殿


盧克索神廟是一座複雜的、結構整齊的建築群,它集中體現了各個曆史時期的時代特征,記錄了各個時期統治者的活動,是埃及唯一三教匯集的宗教建築。作為古埃及太陽神的神廟,裏麵還建有伊斯蘭清真寺和基督教小禮拜堂。


神殿前半部的列柱群上建有埃爾·哈加格清真寺。劉歡說,因為19世紀時整座神殿被尼羅河泥沙掩蓋,當時居民便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建了清真寺,直到神殿挖出後,發現清真寺的大門就懸掛在神殿的頂上……每年伊斯蘭齋月之前的半個月,這裏都要舉行盛大的祭奠。



17神殿前半部的列柱群上建有埃爾·哈加格清真寺

亞曆山大大帝占領埃及後下令改造聖殿,將支撐屋頂的四根柱子改為一座教堂。在羅馬帝國時期整個神廟被結合到一座要塞中。公元後一開始的幾個世紀裏整個神廟內還建造了四座教堂。小庭院的外牆壁上至今留有聖經故事的彩色圖畫。




18小庭院的外牆壁上至今留有聖經故事的彩色圖畫

盧科索神廟前有一條大道曾連接盧克索神廟和3公裏外的卡爾納克神廟。大道旁是兩排小獅神人麵像的雕像,故大道又被稱為斯芬克斯神道,到了卡爾納克,雕像則變成羊頭了。



 19斯芬克斯神道


這條大道明顯低於兩邊的土地,說明該大道及獅神人麵像曾被沙漠掩蓋,而後又被盧科索的城市建設截斷。前麵高聳的清真寺塔毫不客氣地顯示:太陽神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伊斯蘭教的時代。在前往卡爾納克神廟的途中我們看到對大道的挖掘工作還在進行。





 
20小獅神人麵像的雕像


    為保護盧克索古城文化遺址,埃及文化部、旅遊部、住房部三家部委商議決定遷走居住在盧克索市卡爾奈克、古爾南和卡巴什街道的4000戶居民,並采取緊急措施拯救因地下水問題而麵臨危險的盧克索神廟。所有移民將重新安置在盧克索市西岸地區,埃及文化部、旅遊部分別負擔1000戶的安置費用,住房部負擔其餘2000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