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從中國借了一鬥米,還給中國一升飯團子。這一升飯團的影響與對現代漢語,現代中國的貢獻。非常大,對中國的現代化功不可沒。這是日本,日本人的貢獻。但這不是日語的貢獻。純日語的貢獻是零,或者接近於零。”
又是神馬邏輯?
一鬥米是漢字,日本人經過加工變成飯團,就是日語,飯團回到中國,中國人吃飽了。當然是日本人的貢獻,那麽飯團的貢獻為零?好吧,至少承認日本人的貢獻也可以。
中國出口火車到美國,當然沒有改變美國的技術,隻不過把人家的技術重新包裝組合一下(飯團加加熱)而已,與把生米煮成飯團天壤之別。火車,實質是中國的高鐵車輛,不但出口美國,還出口到許許多多國家。沒啥奇怪的,連蘋果手機都是從中國出口的呢!
可是你打開蘋果手機,裏麵的部件幾乎沒有一個是中國製造的。那高鐵呢?高鐵不是號稱100%國產,而且是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嗎?
看看中國自己的媒體怎麽說:
中國火車出口美國,連一個小小的螺絲還是從日本進口!
至於究竟是日本人還是日本螺絲造就了中國高鐵,你說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