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書版老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所以黎鳴的斷句不妥。他解釋的道可,道非,常道,在《道德經》裏並沒有進一步闡述。
所有跟帖:
•
正解:)
-stonebench-
♂
(0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8:12:22
•
人雲亦雲 嗬嗬
-未完的歌-
♂
(0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8:18:32
•
最常見的是王弼本,後來有了馬王堆的帛書本,再後來出土了竹簡本。竹簡本應該是最早的了。
-未完的歌-
♂
(197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8:18:13
•
假設道德經是從 ”無名萬物之始“開頭,那麽黎鳴講的就完全無根據了。其實對王侯來說,最前麵的十幾個字用處不大。
-Shubin-
♂
(0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8:36:12
•
“無名萬物之始”,你的理解是如何斷句的?
-未完的歌-
♂
(0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8:42:09
•
我傾向帛書本。”無,名萬物之始也“。 請歌兄指教。
-Shubin-
♂
(0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8:48:46
•
我喜歡,無名 萬物之始。 有名 萬物之母。的非主流斷句。再進一步說,
-未完的歌-
♂
(771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9:03:12
•
覺得歌兄講的有自己的道理。我的理解,老子喜歡相對和比較。例如,有與無,虛與實。另外,《道德經》
-Shubin-
♂
(497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9:27:30
•
主要是如果這麽斷,“無 名天地之始。有 名萬物之母”,名這個字就顯得多餘了而無意義了。再進一步的說
-未完的歌-
♂
(413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9:40:22
•
"名" 這個字在《道德經》裏出現過多次,估計在此句裏不會給搞錯。另外,名在春秋時的意思,恐怕與現代人理解的意思,有所不
-Shubin-
♂
(819 bytes)
()
04/27/2022 postreply
07:09:11
•
我跟陶陶三也在聊到這個,在那個樓的回貼裏。供參考。
-未完的歌-
♂
(120 bytes)
()
04/27/2022 postreply
12:34:42
•
謝謝提供的鏈接。我已經在那邊回複了。
-Shubin-
♂
(0 bytes)
()
04/27/2022 postreply
1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