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幾個我?小我?大我?夢我?醒我?》

來源: 當下是謎 2022-01-12 13:32: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512 bytes)
 
這個問題可不是小問題啊。再換一個問法:當下此刻你讀我的文章,哪個我在讀?幾個我在讀?
這個問題不是小問題,釋迦穆尼的整個道理的軸心就是談《我》的。到底有幾個我?從思想上看,好像有一個直覺上的“我”,然後別人告訴你,這個直覺上的“我“不是真相是幻覺,我們就在思想上把這個直覺的”我“命名為“小我”。但思想上不就此消停,思想會想,既然“小我“是幻覺,那麽一定有一個超越小我的”大我“存在了?然後思想上去體會一下,確實,之所以能感覺出“小我”來,必定有另一個主觀觀察到了“小我“才能說出這個情況啊,這另一個主觀是什麽呢?是不是還是一個”我“?雖然你無法確定看到小我的主觀在哪裏,但誰能看到小我呢?必定有一個比小我更大的我。以此類推,如果你依靠思想理智去推斷,一個我被另一個我看到,另一個我被另另一個我看到,我上有我,我上還有我,無窮無盡。如果你從《主觀》這個方向去鑽研,很快你就搞糊塗了,我上有我,到底有沒有止境?有些大師建議你練習自我詢問,就是問:我是誰?做這個練習很容易偏離重點,使你陷入無限上升尋找主觀的循環中去。同樣地,另一些大師建議你去朝《客觀》這個方向去鑽研,建議你問:這是什麽?也就是看著一個“茶杯”,發現它是什麽。神奇的是,如果你觀察“茶杯”是什麽,表麵看茶杯就是茶杯,但如果你仔細地看,你將無法確定這個形象中的任何一點是穩定的,如果你用超大倍數的放大鏡去研究,原來認為存在的“茶杯”很快就找不到了,無限細致地發散掉了。我們可以下一個暫時的結論,從客觀方向去鑽研和從主觀方向去鑽研是一樣的無窮無盡,也就是說,你朝內看,是無窮無盡,你朝外看,還是無窮無盡。
“我是誰?”和“這是什麽?”其實是同一個問題,唯一的區別是第一個問題朝內研究,第二個問題朝外研究,但這兩個問題都不會有確切的答案,因為朝內看,主觀將是無窮微妙的,因為朝外看,客觀將是無限的無法確定的,東西裏麵還有東西,細致裏麵還有細致,無窮無盡,到最後你都忘了你在找什麽了。
當你讀到這裏,是不是有一點品味到了《無限》的味道了?這個無限不是大小空間上的無限,而是無限地無法確定意義上的無限。你將永遠不可能確定任何情況,甚至連“內外”這個概念是否成立都無法確定。
從上麵的練習我們發現:從主觀上尋找你是永遠無法找到哪個終極的主觀的。從客觀上找,你是永遠無法確定有任何“東西”存在的,隨著你的研究,客觀不斷《發散》看似變成了新的“東西”,前一個“東西”發散掉了,變成了新的“東西”,到底有沒有東西?你永遠無法確定。所以無論從主觀還是客觀出發,都是無底洞。這意味著什麽?著意味著“無底洞”其實是空的,無論你花多少時間去鑽研,無論你獲得多少諾貝爾科學獎,你不會找到任何可以確定下來的“終極”。《主觀是空性的》,《客觀也是空性的》。去確定主觀或客觀就像竹籃子打水一場空。那就奇怪了,為什麽在當下我確確實實地在直覺上感覺到了“我”呢?
這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當下完全無我,不但過去沒有我,現在沒有我,未來也不會有我。到此為止我可以不講下去了。但你不滿足於上述這個結論,你說在經驗體驗上總是感覺有“我”,為什麽會這樣?因為無我的現實總是玩“主觀對立於客觀”的遊戲,“我”就是無我的正常顯現效應。無論顯現效應多麽地真實,不是真相。真相是無我的。
高級瑜伽就是通過品味“我”的經驗效應品味出沒有任何“我”存在。這就是敏感度訓練,或說是微妙度訓練。
是的,不必抹殺否認在思想感覺上確確實實是有“我”的,而是不抹殺否認“我”的同時發現這些“我”都是幻覺。換一句話說就是不把“我”當成真的有一個我了。
不但沒有“小我”,也沒有“大我”,現實完全徹底沒有個體分離,怎麽可能有什麽“我”呢?如果你狡辯說,我承認沒有個體分離,但這個不分離的‘它’不就是“我”嗎?何必在概念上去堅持“我”呢?因為思想邏輯上堅持了“我”,必然導致隱隱地做實了“非我”在那裏。如果你相信了“我”這個概念,就等於做實了“非我異類”這個概念,始終兜不出兩元對立幻覺。所以,牢牢記住,沒有小我,也沒有大我,就是無我。
請你放心,徹底明白了無我不等於生活中不可以利用“我”這個概念和別人交流。你去汽車局辦事,他們要你出示個人身份證號碼,你毫不猶豫地給他們。當你真正明白無我了,你就自由地可以扮演“我”了,沒有約束。當別人和你交談,“我”的概念因為這個交談暫時升起,交談結束等於啥都沒有發生,無我。當你徹底覺悟了沒有我,那麽你將可以自由隨意地利用“我”概念處理一切事情,毫無阻礙,這就是自由。
有些大師教育他的學生說,小我是幻覺,有一個大我,去發現這個大我吧。這個說法也許是方便的說法,卻不是究竟的說法。如果你否定了小我,去尋找大我,不就等於創造出了另一個我來讓思想去依附嗎?這樣的練習無法使你從幻覺故事中鬆綁,你僅僅把個體分離從小我轉移到了大我上,還是落入了兩元對立幻覺。釋迦穆尼是究竟的,從來不說小我和大我這樣的方便說法。釋迦穆尼強調的就是簡單的《諸法無我》,意思很簡單,就是任何現象中都無我。“法”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就是“法相”,現代語言就是“現象”。第二層含義就是“方法”。諸法無我的意思就是:任何現象中都無我,任何方法都要建立在無我的認識上。如果你去練你的身體功能,清潔你的腸胃,練延年益壽,這些方法都偏離了《無我》的主軸。當然,我不反對清潔腸胃延年益壽,很好啊,但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到發現THAT上發現無我上。THAT就是無我,是同義詞。把注意力集中到THAT或無我的軸心上,你會發現身體自然會好,心境自然會清淨,不需要刻意培養。
我前麵問了一個問題,當下此刻你讀這篇文章,到底有幾個我在讀?
無我在讀!不但沒有“我“這個個體,其實也沒有”讀“在發生,也沒有”文章“被看到。到底發生了什麽?無法說!話說回來,在思想解釋(感覺)中確實好像有一個我在讀明亮的文章,但這就像昨晚的夢幻一樣是純粹的幻覺,但不否認幻覺都顯現出真實的感覺,不必去否定抹殺。
如果你去否定抹殺幻覺,那就是把幻覺當真了。隻有真正存在的情況需要排除。你不需要排除幻覺,為什麽?因為幻覺不真正存在,不真正存在的就不必排除。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無努力地一看,看清這一切經驗內容都是幻覺,既然是幻覺,等同於完全沒有的發生,類似夢幻一般,你就完全把它們放下了。
昨晚做了一個噩夢,夢見自己被一頭猛獸追趕。我問你,現在你需要去殺死這頭猛獸嗎?道理是一樣的,也許當下經驗中有困難的問題,但你明白了這些經驗內容和晚上做的夢幻一樣都是幻覺,你感覺到迫切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嗎?你放下了迫切感糾結感,問題還是繼續去解決,但在解決的過程中你發現,沒有真正的問題,也沒有真正的解決,這些“問題-》解決”邏輯都是思想解釋出來的故事。整個一切都是同一個能量流過,是同一行為。問題還是被解決了,但不再是我解決的,而是THAT本身。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最近在想佛法的大乘小乘之別,先生的悟解是否為小乘之見? -花菜- 給 花菜 發送悄悄話 花菜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3/2022 postreply 01:13: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