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字典,庸的意思有好幾個,比如用,功,通,常。
中庸呢,多了一中字,意思更具體一點兒,但依然爭論不清。
爭論不清的原因之一,俺猜,是缺乏分析的精神與態度:“中庸”嘛,不偏不倚,均衡和氣的意思唄。魯迅也這麽說,三字經也這麽說,平常人都這麽認為,當然沒有錯---------然後引經據典來說中庸的好處或者害處。
但如果回到經典原文,仔細推敲,就會發現這種理解其實相當“庸俗”。
哈哈,庸俗?是的。但是不是貶義的庸俗。庸俗還能不是貶義嗎?庸俗的原意不是貶義。俗,就是多數所同,庸,就是常,庸俗,就是平常的,大眾化的。
這裏的庸,就是常的意思-----這就跟準確理解中庸有關了。
悟空兄解釋中庸,用的多是“中和”,其實這兩個詞並是一個概念。兩者的中是相通的。中並不一定是中間,如果悟空兄所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樣,中就可以理解為思想情緒意誌等沒有展開的狀態,而和是展開了但是有理有序(無過不及)的狀態。
把中的狀態與庸合在一起用,又是什麽意思?就是既中又庸,既和又常。麻煩了,庸還沒搞清,又出來個常。其實常也不難理解,不是日常的常,平常的常,而是“不變”為常(《玉篇》恆也。《正韻》久也),跟老子裏的“常”差不多。這樣,中庸,可以是中於庸,也可以既中且庸,是對於某種恒常狀態(道,仁)的契合。不是方法,也不是道理,而是一種狀態。
反過來,魯迅所批評的“中庸之道”,正是指對中庸的機械世俗解釋。事實上,我們平常理解的中庸之道,正是中庸精神所反對的。比如老好人,不左也不右,誰也不得罪。世俗以為中庸,但推崇中庸的孔子不喜歡,說鄉願德之賊也。
中庸是一種狀態,有根據嗎?看看經典原文就知道了。
《論語》中中庸隻出現過一次: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禮記》中部分關於中庸的說法: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看出來了嗎?中庸是一種很“高明”的“狀態”(極高明而道中庸)。這種狀態,一般人是達不到的(民鮮久矣)。達到了也很難守住(不能期月守也。隻有顏回可以“守”,可以參考回心三月不違仁),更嚴重的是,中庸不能憑主觀作為而實現(不可能也)。這裏的“不可能”不是我們今天的“impossible”, 而是不可以刻意而達成(有的大學者都搞不清,把禮記的不可能當成了今天的不可能)---不是簡單的衡量左右正反取個中間路線就可以實現的。
當然,中庸也有在實踐中無過無不及的意思,禮記中就有這種用法。但“無過無不及”並不是中庸唯一的意思。
把無過無不及當成中庸唯一的意思,再結合政治生活道術及思想的狡猾來討論也無不可,隻是這已經不是中庸全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