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就是“愛”嗎?

來源: 存在無法說 2018-11-15 16:35:3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31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存在無法說 ] 在 2018-11-16 07:29:5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讀者問題二、how does compassion fit into this philosophical system of yours?既然一切都是夢,夢裏發生的事兒就都不要緊,那,我們還要慈悲嗎?比如,我在夢中如果看見一個美女,就會男人的本性發現,想要強奸她。甚至有時候半夢半醒,知道是個夢,正好趁著這感覺很真實而幹那壞事…… 這是無所謂的,因為是個夢。那麽既然人生體驗是個夢,我們還要不要慈悲?慈悲這個東西,潛台詞就是有個我,有個別人,我對別人發慈悲,這恰恰是我們要破除的妄念。那麽破除了這個妄念,慈悲是不是就沒有意義了?又好比在電腦遊戲裏麵,我是不需要慈悲的,彼此都不要,大家就在裏頭打槍,看誰把誰“打死”次數多。是不是這樣的?

 

存在:

關於慈悲,我記得以前好像探討過,記不清說了些什麽。一般人認為慈悲就是“愛”,或高級一點認為是“博愛”。其實這樣的理解太基於“人”的邏輯。可以說慈悲包含“人”的愛,但遠遠超越普通人的愛範疇。可以從下麵兩個方麵談談:

第一,現實是一個無限整體,每一點都是同一點,當然“點”是一個比喻,如果你真的去找一個點,看似到此都是“點”,其實無論如何都無法確定任何一個“點”。你去請一位量子物理學家幫忙都無能為力。我的言下之意就是說現實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具體怎麽個整體法,我也說不清,比如,“時間”和“空間”都是幻覺,表麵看存在,其實並不真的存在。如果你覺得“時空”幻覺難以理解,隻要問問夢裏麵的“時空”現在去哪裏了?就應該意會了吧。既然一切都是同一個整體,沒有“分割”概念,那麽“愛”到底是哪一“點”去愛哪一“點”呢?愛這個概念是思想上想象出來的,愛的邏輯基礎就是假設有一點和另一點是分離的,那麽A點就可以喜歡(“愛”)B點了。可惜現實完全不是這個情況,A點和B點之間的“空間”是思想上想象出來的幻覺,所謂的空間就是一個思想念頭。退一步說,就算假設有“空間”這個屬性存在,那麽無限巨大的“世界宇宙”隻發生在你的眼前當下,和你沒有距離。“距離”的感覺僅僅是一個思想感覺。比如眼前的一幢房子和另一幢房子之間有100英寸距離。這“100英寸”距離僅僅是一個思想的感覺,不真有距離在外麵,A房子僅僅是意識中一個圖像,B房子也是意識中的一個圖像,這兩個圖像就是意識本身。因為意識和思想其實是同義詞,我們可以說A房子和B房子都是思想上的印象。思想和你有多遠的距離?不要被這個問法忽悠了,你本身就是思想,沒有了思想就沒有了你,“你”感覺也是思想想象出來的!所以,一切思想上(或意識上)呈現出來的圖像和你無距離,其實就是同一個思想的反應。明白了這個奇妙的情況,讓我們會去看看“愛”到底是什麽?既然一切都是同一個思想創造出來的印象,A印象和B印象看似分開有距離的,其實它們的本質就是思想,沒有距離,也沒有“之間”概念。那麽“愛”這個概念就沒有意義了,無距離無空間無分離的整體是沒有“愛”這個概念的。你再不明白的話,我就問你這個問題,你的右眼愛不愛你的左眼,你感覺到這個問題的荒謬嗎?它們是不可分割的一體,怎能談“愛”呢?

第二,當我們說“愛”,就隱含了“恨”。如果沒有“恨”,就不必要創造出“愛”這個概念了。愛的反麵就是恨。如果不存在恨就不存在愛。愛和恨是同時升起的概念雙胞胎。“愛”感覺是建立再“恨”的基礎上的。所以別以為一談起“愛”,就產生了高尚的正義的感覺了,其實愛是非常危險的,多少醜惡的事情是以愛的名義完成的。多少“人”是被“愛”驅動的戰爭殺死的。希特勒非常強調“愛”,但他的“愛”隻局限於雅利安民族。多少血腥的暴動和戰爭是因為要“愛”某個團體或國家,或家庭,或意識形態。

第三,“人”和“我”有愛的需要,因為“人我”是思想創造出來的分離印象。“人我”感覺和“分離”感覺是同義詞。“人我”把分離當真了,就感覺到無比的無助和孤獨,就感覺到無比的不滿足不舒服。“人”因為感覺到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就需要環境給與“他”一種保護,“人”給與的“愛”不是真愛,而是一種討價還價的籌碼,比如,“我”愛你,那麽你就要滿足“我”這個條件,或那個條件。“人”的愛都是有條件的,好像是一種交換利益的貨幣。“人”給與愛來換取得到的愛,是一種利益交換。當對方不愛我了,我就不愛對方了。有‘人’說,我可以愛我的敵人,真的嗎?你真的能無條件的愛你恨的敵人嗎?有些人去愛敵人,也是為了換來“進天國”的利益,最終還是一種利益交換,和“上帝”談籌碼。

真正的慈悲不是人類熟悉“愛”。真正的慈悲是超越“人”與“人”之間的“愛和恨”對立的。真正的慈悲不是去社會上施舍窮人,而是發現原來根本沒有“人”,也沒有“時空和世界”,也沒有“受苦的社會”,也沒有“我”和“我的生活”。真正的慈悲就是這樣一個RADICAL的明白,明白一切都是無法言說的整體,100%的UNITY,經驗中的每一點都是自己,毫無分離。

真正的慈悲不是認為“我就是全世界所有的人”,而是明白:一切都在我中呈現出來,但除了我還是我,這個我不是思想上分離的“我”,這個我是無限的無法知道無法言說無法描述。

當你明白了一切都是無限的整體,自己就是這個這個無限的整體,而不是原來認為的是“整體的一部分”,慈悲就是你了。你再也沒有“部分”幻覺了。

我不說“我是全世界”,因為這個說法還是分離的說法,好像有一個“我”分散在世界各地。

我說:“世界就是我”,這個說法就把“世界”幻覺化解了。

當然,我也不說“我”,因為當一切都是我,沒有其它,為什麽還要說“我”啊?

當你明白了,你也會說“我就是慈悲”,注意,這個說法不是傲慢,而是現實。

當你明白了,你不會刻意地有目的的去“愛”什麽,也不會去“恨”什麽。任何有動機的“愛”都不會有了。但奇怪的是,你的一舉一動都自動不會做傷害社會傷害人的事情了。

讀者問題中說:“我對別人發慈悲”,哈哈,怎麽可能呢?隻要從“我”出發發出去的,就不是慈悲。慈悲並非沒有意義,而是慈悲和思想上理解的“慈悲”不是一回事。

 

 

 

Q&A:

 

讀者:

請問“人”的出生又是怎麽一回事?佛教理論的’轉世/投生/中陰身‘是可能對的嗎?世界上有這麽多“人”,怎麽來的?不要說你的 “一切不存在理論“,請對俺這個問題回答一下。

 

存在:

轉世/投生/中陰身 對於相信這個故事的思想來說是“對”的。

思想信什麽,思想就創造出符合這個信仰的經驗表象來,自我符合,越陷越深。

是的,如果你毫不質疑地跟隨思想述說的情況走下去,也許“死後”會“體驗”到“身體”還在,還可以會“家”,還可以“見到”親人朋友,美好吧?這和晚上做夢有什麽區別?

思想是無限狡猾的,你信啥,啥就會變成可以體驗到的“現實”。比如信鬼的那位,就會見到“鬼”。

我沒看到“人”,經驗中晃動的“印象”,思想上解釋為“我”和“別人”,我不信思想的解釋。

你問“怎麽來的?”

換一個問法:“夢是怎麽來的?”

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讀者:

所以你並不知道問題的答案。還是用老一套來回答我,思維是狡詐的,沒有“人”這個已經清楚了,我問的是別的。


存在:

是的,因為一切問題都是因為幻覺問出來的,不可能有正確的“答案”。無限整體是不問問題的,也就不求答案。
比如,夢裏的“我”問,“我是怎麽產生的?”或問“有沒有我的輪回轉世?”

現在你在夢外,你如何回答你昨晚夢裏的那位問的問題?我回答不了,隻能哈哈大笑。

看來你對“空”不滿意,覺得該有一個“實”的答案。其實答案就是“空”的。你問佛祖他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換一個問法比較說明情況:“幻覺是怎麽來的?”

怎麽可能知道呢?ILLUSION不是一個實際的情況,從來沒有來,“來”概念都不成立,如何回答呢?

但奇跡就是,ILLUSION貌似“來”了,其實並沒有來。

如果我回答你,“人”是這樣那樣的原因來的,不就是說ILLUSION是一個實在的‘東西’了嗎?這樣就是不誠實了,我不會給你不誠實的“答案”。

社會上很多“法師”會給你“答案”。

“幻覺是怎麽來的”問題==“人是怎麽來的”,可以有不少相對答案,但沒有絕對答案。

相對答案就是這樣的:幻覺是因為思想解釋成一個“情況”,比如把眼前一個“燈”印象解釋為“燈”,但其實它不是燈,是什麽?不知道。這個思想解釋就是幻覺的來源。

思想把沒有“人”的情況解釋成為有“人”,就問“為什麽人會生出來?”。就像昨晚夢裏的那位也問同樣的問題“為什麽我會生出來?”。夢裏的那個“我”生出來了嗎?它現在在哪裏?

但這個答案沒有真正回答你的問題,因為你可以繼續問下去:“思想是什麽?怎麽來的?",越問下去越無法回答。你隨著問題的深入,會發現一切概念都是虛幻的幻覺本身,這樣,問題的邏輯基礎就開始動搖了,最後瓦解了。

“思想”並不是真的思想,是什麽?無法說。無解的。

 

讀者:

當然能回答了, 我對夢裏的“我”說,你是我夢出來的,根本沒有你這個“人”,轉世也是虛的

存在:

哈哈,你回答了自己的問題!

 

 

讀者:

如果體悟了世界就是我,我就是世界,除了世界沒有我,除了我沒有世界,那麽從邏輯上來說,對世界的慈悲就是對我的慈悲,對我的慈悲就是對世界的慈悲,因為我和世界是一體的。 

那麽對這種慈悲能夠理解成和自私是一樣的嗎?因為都是大我,慈悲世界也是慈悲我自己,對自己自私也是對世界自私。 

還是因為目前的“小我”還有隱形的概念阻礙了“小我”去理解這種“大慈悲”,或者常說的佛陀的“同體大悲”?還是這種大慈悲已經超越了愛和自私的概念? 

開心小草答複:

這個慈悲是去掉分別心的大慈大悲,無我的。當你體悟完全的一體,就不會再說“我”,因為沒有“他”麽。你把大我當成一個個體理解了,所以有自私這麽一說。

存在答複:

‘開心小草’的答複就是我想說的。你最後的評論也說明你差不多明白了。我再補充一下,現實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說它是“小我”或說它是“大我”都已經在概念把無法分割的整體去分割開來成為一個‘大’另一個‘小’。THAT是沒有‘部分’概念的,THAT是沒有大或小概念的。
其實,就像‘開心小草’說的那樣,這個無限不可分割的整體,除了自己,就沒有其它,為什麽要添油加醋地給它取一個“我”的名字啊? 在分離的“人”幻覺基礎上才產生了“我”概念,一當我們說“我”就必然隱喻了“非我”對立。但無限整體是沒有任何“非”概念的。
思想在無限整體中顯現出來,投射出“分離”的幻覺故事,就像我們晚上做夢一樣,不等於真的有“分離”的故事發生。因為無限整體沒有“我”和“非我”的概念對立,因而也沒有“自私”和“無私”概念對立。

如果你堅持要用人類的語言去較真,可以說是“自私”,但這個自私是沒有“無私”對立麵的自私。不是普通人認為的“自私”。其實就是絕對PRIVATE的意思。你看看昨晚上的夢,這個夢隻對你是有效的,絕對對你來說是PRIVATE的,沒有任何別人可以和你分享你的夢。
同樣道理,無限整體是同一無二的UNITY。這個UNITY沒有“之外”概念,這個UNITY是無限自我包容的,除了自己還是自己,無它!因而是絕對的PRIVATE的,你的經驗就你自己享受,別以為經驗中有千萬的“別人”和你一起分享同一個經驗,不,它們不是真的“別人”,它們都是你經驗中的“圖像”,就是你自己。這個道理和晚上夢裏麵的“別人”不真的是“別人”一個道理。

這就是為什麽我說:YOU ARE ONLY ONE, NO OTHERS。這個“YOU”就是無限整體THAT。
如果你明白了沒有任何其它或別人,你完全可以用‘自私’這個詞。但如果你認為有“別人”或和你分離的“物體”,那麽就不適合說“自私”這個詞。

也就是說,THAT可以說‘自私’,但THAT不說這個話,多此一舉。
THAT也可以說“我”,僅僅為了文字交流方便,否則不說“我,多此一舉。
但“人我”不可以說‘自私’,因為“人我”本身就是“分離”的同義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說的很好,印心一體就是慈悲。施舍隻是打破執著的方法,是慈悲的表現,不是本質。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41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06:53:58

是的,慈悲==化解了IDENTITY幻覺。但對於沒明白的,建議“施舍”確實有幫助化解對於“我”的執著。 -存在無法說- 給 存在無法說 發送悄悄話 存在無法說 的博客首頁 (82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07:10:11

對的。慈悲沒有給予者也沒有接受者。完全是自發的。 -hongloumeng- 給 hongloume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07:13:19

整個世界都是自發的,存在大師講過。 -hongloumeng- 給 hongloume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07:14:57

太對了,“自發”的,就是Spontaneous的,沒有因果的。一切印象都是同步升起的。 -存在無法說- 給 存在無法說 發送悄悄話 存在無法說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07:31:19

沒有“自”,沒有“發”,沒有“自發”,一切都現現成成,無動無搖,無起無滅。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306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10:15:45

哈哈哈哈,你成大師第二了。 -hongloumeng- 給 hongloume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10:35:00

不準確。應該是“二大師”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181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13:14:08

以後叫你二師傅,哈哈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214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21:32:34

不叫二師兄就行:)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21:46:17

二師兄,豬悟能嗎?哈哈 -雪晶- 給 雪晶 發送悄悄話 雪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23:49:34

一不小心笑噴了一口茶...... -花心男- 給 花心男 發送悄悄話 花心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10:36:04

嚴肅啊花兄,俺是認真滴:)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13:14:43

是啊是啊,這些都是概念,我說了等於沒說,哈哈。 -存在無法說- 給 存在無法說 發送悄悄話 存在無法說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12:24:01

不是因為是概念,而是因為是真實的樣子:一切現象,沒有生滅起落的形態變化。 -stonebench- 給 stonebench 發送悄悄話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頁 (1264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13:23:32

這個“整體,無分別心”的可以理解,慈悲是grace 嗎? 聖經中提到很多次grace. -Quarx- 給 Quarx 發送悄悄話 Quar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07:28:46

是GRACE。應該是一個意思。 -存在無法說- 給 存在無法說 發送悄悄話 存在無法說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07:32:08

但基督教會基本把GRACE解釋成“上帝的愛”,這個解釋太膚淺了,雖然不完全錯。 -存在無法說- 給 存在無法說 發送悄悄話 存在無法說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07:33:21

基督教裏麵有提到很多次oneness, 上帝的愛是中文翻譯過來,聖經還是有時看英文版的好。 -Quarx- 給 Quarx 發送悄悄話 Quar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09:05:46

嗯,要是這樣的話,oneness的中文翻譯問題很大啊。 -hongloumeng- 給 hongloume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09:39:05

這次大師説得有理。愛是二分,慈悲是一。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6/2018 postreply 10:56: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