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是人的感情思辯和直覺等共同形成的統覺。"心"已經完全脫離思辯和妄覺。

來源: yfz9465 2012-08-13 11:26:4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5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fz9465 ] 在 2012-08-13 19:10:3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朝聞道,夕死可也。玄野2012-08-13 10:38:15

這是一個很難說清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存在實相,終極真理。它無法用語言和邏輯來說明。它需要讀者有內在的精神體驗。否則的話,就陷入思辯和概念的困擾。仁兄說“真理和榮耀是屬於神”。這句話從基督教的角度沒有錯。可是,神在這裏是一個語言概念,它不代表終極真理本身,但人們用它指向終極真理,即"心"可體驗的東西。當失去所有衝突,而真正體驗到時,就沒有內外之分。從這個意義上,"心"即是神。在那時,愛和grace才源源湧流。即使人沒達到這個徹底的程度,在半途中,仍然會有一些grace的流露。有內在的精神體驗的人看Mother Teresa的眼神和舉止就會感受到那grace。和許多高僧的接觸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所以"心"的終極狀態是,人不再自己帶領自己。做任何事不通過思辯,完全由"心"所發。

所有跟帖: 

好像隻有滌除一切雜念和分別的時刻才能體會"心"的存在。 -玄野- 給 玄野 發送悄悄話 玄野 的博客首頁 (18563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1:46:32

對基督和基督教的認識和區別,我比較認同米大的看法,教庭有意或無意地改了基督的精神,米大的看法開啟了我對基督教的新思考。 -人在異鄉為異客- 給 人在異鄉為異客 發送悄悄話 (125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1:52:05

米大的確開啟人的智慧,但是,他在心物方麵可能也有些不平衡。他啟發我考慮心的領域,但是,我直覺他走得有些過。 -玄野- 給 玄野 發送悄悄話 玄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1:56:32

“滌除一切雜念和分別的時刻才能體會"心"的存在”,這話對了一半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513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2:06:32

在天主教的修道院裏,精神探討者讓上帝進入自己內心的做法,實際上也是在嚐試“無努力” -- 能談詳細點嗎? 謝謝。 -人在異鄉為異客- 給 人在異鄉為異客 發送悄悄話 (124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2:10:49

天主教和基督教從理論上就否定人的主觀能動性,上天堂隻能靠上帝拯救。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269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2:26:34

上麵的“為努力”應當是“無努力”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2:41:47

我覺得疑問,這種天主教的頓悟是所有修道的教徒都可行的嗎?... -人在異鄉為異客- 給 人在異鄉為異客 發送悄悄話 (160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2:42:17

在沒有清晰的覺知時,頓悟是非常困難的。真正的頓悟發生,都有很深厚的修為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2:57:47

您提到的“修為”從何而來 ? 和己身的功德積累有關嗎? -人在異鄉為異客- 給 人在異鄉為異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3:01:56

“修為”總是包括兩部分;覺察力和願力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218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3:25:47

不必要老是背著不悟的包袱。事實是,你已經悟了,但你被自己不悟的幻覺拖累。 -miat42- 給 miat42 發送悄悄話 miat42 的博客首頁 (418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5:12:24

完全同意,現在的基督教已經走歪了。強調INTELLECT,忘了INTUITION。 -miat42- 給 miat42 發送悄悄話 miat4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5:04:50

當然,這是六祖那個著名的偈子了。不講努力而歸本,如果我們注重那一刻的狀態,也就可以不去討論滌除還是本有的差異了。老子有"複歸於嬰 -玄野- 給 玄野 發送悄悄話 玄野 的博客首頁 (205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2:18:04

我覺得“頓悟”的那一瞬間,應該是厚積薄發引起的,厚在自己的功德,厚在從容力行,厚在心無旁鷺。 -人在異鄉為異客- 給 人在異鄉為異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2:26:11

“努力”和“無努力”是求道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264 bytes) () 08/13/2012 postreply 12:40:07

其實就是練功時的"勿忘勿助"。 -玄野- 給 玄野 發送悄悄話 玄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12 postreply 03:10: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