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目前的條件
- 年齡:夫妻都 65歲
- 房子:無債務
- 子女:經濟獨立
- 開銷:
- 基本:$4,000 / 月
- 正常:$5,000–7,000 / 月
- 資產:退休賬戶 $3.1M(類似 401k / 403b 的計劃,沒有養老金)
- 還沒開始領社保 (SS),67 歲左右可考慮。
兩個主要選擇
1.
直接投資取款(4%–5% 規則)
- 按 $3.1M × 4% ≈ $124,000/年(~$10,300/月)
- 即使隻取 3.5%,也有 $9,000+/月,足夠覆蓋 $5–7K 開銷。
- 好處:
- 靈活,可調節支出、應急。
- 如果投資繼續增長,未來還能留下遺產。
- 風險:
- 市場下跌年份可能心理壓力大。
- 長壽風險(90+ 歲時如果投資表現不好,可能擔心資金不夠)。
2.
部分資金買年金 (annuity)
例如你說的:拿 $700K 買一個即付年金,保證每月 ~$4–5K 終身。
- 好處:
- 心理安全感,類似“養老金”。
- 保證一輩子不會“活太久把錢花光”。
- 風險/缺點:
- 缺乏流動性:一旦買了,錢鎖死。
- 回報率一般偏低(相當於換取保障,不是投資最大化)。
- 通脹風險:如果不是 inflation-adjusted annuity,固定 20 年後實際購買力會縮水。
模擬一下
- 如果完全不用年金,靠 4% 提取:
- $3.1M × 4% = $124K/年
- $10.3K/月,覆蓋生活綽綽有餘。
- 如果買 $700K annuity:
- 固定 $4–5K/月年金
- 賬戶裏還剩 $2.4M → 即使用 4% 提取,也是 ~$8K/月
- 合計 ~$12–13K/月 → 現金流更穩定
所以 買年金不是“必要”,而是“心理保險”。
經驗 & 建議
- 社保 (SS) 延遲到70歲領取:每年遞延可增加 ~8%,夫妻兩人未來大約能拿到 ~$60K+/年,等於另一份“養老金”。
- 若擔心市場波動:
- 可以考慮用部分資金(例如 20–25%)買 annuity,讓“基本開銷”有保障。
- 剩下的錢繼續投資,靈活支配。
- 如果開銷控製在 $5–7K,以你們資產量級,其實 完全不需要 annuity 也足夠安全。
- 心理層麵:如果你們很怕市場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可以買一點 annuity 當作“安心藥”。但從純數學角度看,並不必要。
總結:
- 財務角度:不買 annuity 也能輕鬆覆蓋開銷。
- 心理安全角度:可以買一部分(小比例),相當於買“養老金”,幫助睡得更安穩。
- 最優組合:推遲社保 + 主要靠投資提取,如實在不踏實,可以 annuitize 一小部分(比如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