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細思 “想”,即直解為 “由 ...想起 ...”、“令人回憶”^_^。類 "A is reminiscent of B"
所有跟帖:
•
覺中文 【舊】體詩、詞 主要特色在於【外在格式】(含平仄押韻對仗等),一旦譯成【外】文則(幾乎)盡失其【特色】矣
-沁文----古來客-
♂
(465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09:24:25
•
譯成外文後似可將 押韻 保留一、二;而字數之整齊(涉及平仄對仗)幾乎無法維持。故【更】喜將外文詩譯成中文
-沁文----古來客-
♂
(0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09:27:49
•
另:【舊】體詩、詞之諸多 【意像】(如湖水、秋風、尤其【月】等),西人大抵難以解讀
-沁文----古來客-
♂
(0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09:36:05
•
西人或將 “月” 與 ”發瘋“ 關聯:如 moonstruck 和 lunatic(詞根luna) --- 此點屬於文化差異
-沁文----古來客-
♂
(0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09:41:23
•
一旦 失去 主要【特色】(或中華【舊】體詩詞之signature),則譯成外文之後易 泯然於其它外文詩
-沁文----古來客-
♂
(0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09:48:18
•
外==》 中 則不然,若翻譯得當,可以 舊時字、詞施加 【包裝】 和 【映射】:由無外在格式 到有格式
-沁文----古來客-
♂
(0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09:50:38
•
裴多菲 名詩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可為 甚佳 外 ==》 中 譯
-沁文----古來客-
♂
(0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09:54:03
•
西人讀過 中 ==》 英 譯之詩詞,若 不 看年代,應【不】能、或難分辨其源為【舊】體詩詞 還是【現代】詩
-沁文----古來客-
♂
(0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10:28:49
•
總結: 中==》外譯 是一個 【減】過程;外==》中譯為一個【加】過程;順便想起 中餐:【加】;日餐:【減】
-沁文----古來客-
♂
(340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09:57:08
•
沁文感覺【有些】文化元素【不】一定非要傳播於外(如東瀛也未思將其 和服 外傳)。且恐龍終將消亡 。。。
-沁文----古來客-
♂
(0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10:08:07
•
【舊】體詩、詞 本質上就類似於 恐龍,遲早會被 新生代 不屑、修正、拋棄、忘記。然並 不 遺憾
-沁文----古來客-
♂
(0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10:10:42
•
隻要【舊】體詩詞 【曾經】 有過榮光 。。。+ 有些人【曾經】對其 極度癡迷 且 習作 過 。。。
-沁文----古來客-
♂
(0 bytes)
()
09/06/2017 postreply
1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