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有個《攀天閣》: 廣東《拙見》2019 文化扶貧隨筆
——— 扶貧工作是要克服偏遠地區貧困落後的現象 ——— 金弢
我來自社會的底層,從土地中走來,七十年代上半期,高中畢業,知青下鄉,七七級考上大學,讀了本科加讀研,工作分配搞外事,不是陪外國作家遍遊祖國名山大川,就是陪中國作家周遊歐洲列國,後又求學德國,一晃寓居三十二年,經曆了大半個人生,饒了大半個地球,來到《攀天閣》,卻又返回了土地,人生就是這麽奇妙;過去幾十年的理念:人生不再! 今次《攀天閣》一程,這一理念徹底顛覆。我來自土地,今又回歸了土地 ·······
今日剛到《攀天閣》,一定是回歸土地的興奮,這種時空跨越四十五年、但讓人無法忘懷且記憶猶新的昔日經曆,淩晨五點一覺方醒,往事浮想聯翩,再也難以入眠。起身鍛煉,沿著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的鄉間公路慢跑。大地清新、溫濕的土壤,氣息彌漫著我的身心,沿途不斷地驚動了多戶農舍的狗兒,它們迫不及待地奮力吠叫起來,爭先恐後地向主人報告著它們的發現。我無法確認,如若鄉裏的村民夜色路過,它們會同樣如此亢奮?或是因為我剛剛來自德國,身上仍然帶著巴伐利亞的鄉土氣息,引起了它們對我這個不速之客、陌生的外地人的警覺?
它們的吠聲非但沒有給我帶來意外與突兀,我感到更多的是親切,它們再一次地喚醒著我對那個年輕時代的回憶。我熟悉這種叫喚,聽著它們仿佛見到了它們的身影、它們顫動著的身軀和抽搐的肌肉,不難透見它們對東家的忠誠與職守。
我不免想起了旺旺,我難忘的旺旺,我似乎看見了它們中間就有旺旺。雖然我曾很少聽到旺旺的叫聲,偶爾有過那麽幾回,那是它開心甚至興奮的歡叫,每每都在向我表白歡迎、向我示好。對旺旺的回憶會讓人撕心裂肺,我曾落字幾萬為它寫下悼文,幾十年壓抑心口的悲哀,文後似乎有所釋然,那是對旺旺的一個交代,抑或是替自己清了一本不該有的心債,它真不該落成了盤中餐!或是因為去了縣城當民辦教師沒保護好它?不該啊,一切都不該啊!但又有什麽辦法呢?那畢竟是七十年代,旺旺又是別人農家的,它的命運不在我手裏。那是一個國人多麽缺肉的年代。
沉痛的回憶讓我四肢僵硬,隻覺得兩腳沉甸難以邁開,體重仿佛突增,腳下生風的步伐變得艱難。不想它了,把這種思念留給另一個時間吧,想想這些幸存著的狗狗,它們的吠聲是何等的歡快、動聽,它們是時代的寵兒,半個世紀的過去,人類畢竟發展了呀!
適才出門時還是漆黑一片的《文化樓》,此刻已是燈火通明,勤奮早起的中國農民,幾十年來如一日,依然是起早貪黑。文化樓的留守員工已早早上班,開始收拾館內的衛生。一位女性,身著紅色半截呢大衣,背影看去單薄瘦小,拿我德國三十多年的生活經驗判斷,是一個年不過花樣的姑娘,她背著我弓著腰在掃地。我怕自己突然的出現驚著了她,故意略略提高些嗓門問候早安。她轉過臉來,不無陌生地莞爾一笑,盡顯著農民那種質樸、不帶絲毫佯裝的真誠,又不失三分怯意與尷尬。
沉痛的回憶讓我四肢僵硬,隻覺得兩腳沉甸難以邁開,體重仿佛突增,腳下生風的步伐變得艱難。不想它了,把這種思念留給另一個時間吧,想想這些幸存著的狗狗,它們的吠聲是何等的歡快、動聽,它們是時代的寵兒,半個世紀的過去,人類畢竟發展了呀!
適才出門時還是漆黑一片的《文化樓》,此刻已是燈火通明,勤奮早起的中國農民,幾十年來如一日,依然是起早貪黑。文化樓的留守員工已早早上班,開始收拾館內的衛生。一位女性,身著紅色半截呢大衣,背影看去單薄瘦小,拿我德國三十多年的生活經驗判斷,是一個年不過花樣的姑娘,她背著我弓著腰在掃地。我怕自己突然的出現驚著了她,故意略略提高些嗓門問候早安。她轉過臉來,不無陌生地莞爾一笑,盡顯著農民那種質樸、不帶絲毫佯裝的真誠,又不失三分怯意與尷尬。
多麽熟悉的表情,幾十年前的回憶又一下子活躍了起來,我想起了落戶的房東大媽,想起了房東姐妹每次見麵的表情,盡管兩個姐姐已出嫁,同住一個生產大隊,盡管幾乎每天都會見麵,但這種熟悉的表情,幾年來一陳不變,每次相遇總擺脫不了這番熟悉的、一瞬間不自然的表情,這就是我眼下的所見,熟悉而親切,是一種透亮的清澈,沒有絲毫的藏匿。
我不想失去我來《攀天閣》的每一丁點的機會,想跟這位工作人員攀聊,但又生怕影響了她早起搞衛生緊迫的時間,一邊幫她移動著椅子一遍跟她攀談。近距離的觀察讓我對她的年齡段有更準確的認知:她一臉的飽經風霜、高原氣候造就的特定的黑紅膚色,使得我對她年齡的判斷從二十上下上升為年近三十。後來通過認識她的女兒,估摸我的判斷相去不遠。
她母親的出現使得我們的交談作一段落。我沒有什麽都詳細打聽,或許是習慣了德國人對他人隱私的尊重,但我隱約感到她的工作是一種承包活,從往下幾天的觀察,認定她的勞動時間很長,我早起,她已經在班上了,我晚歸,他還在班上,有時午飯後為了下一場活動回房間換裝,見她還在班上,還碰上過一回她趴在服務台打盹兒睡著了,盡管身邊多了一個陌生的姑娘麵孔。她被驚醒,迷蒙著眼鏡尷尬地笑笑,為了不使她會有更多的尷尬,我一直沒敢打聽她每日的工作量和一個禮拜幾個工作日。我敢較有把握地確信,她一定是每周七天工作,因為一個多禮拜下來,我幾乎天天見到了她,而且她一定每天超過十小時地工作。既然是承包了,那就更不必計算工作時間了,幹起來就是沒日沒夜的了。媽媽大清早地來幫忙,也是為了減輕一點女兒的工作負擔。
她有一個六七歲的姑娘,明年就會上小學,丈夫是鄰村的一個青年,年紀相仿,家境沒有她的好,他們的小家就在她父母的院子裏,因本地找不到工,常年在外地做勞工,節假日難得回鄉。我因了解當年插隊村裏問及 “入贅” 的尷尬,雖沒問及,但據判斷極象。雖然房舍、家當貧寒,幾乎還是浙江農村七十年代末的生活水準,但一家人的溫飽應該不成問題。入秋後的高原,早晨依是寒意襲人,見我的到來,她爸爸作為一家之主出來迎住我,雙手握住我緊緊的,表示著熱烈的歡迎。
有如一個四合院,進了大門,右邊幾間陋室,估計是擱置雜物的小間。延伸靠右,十來米之遙地望去象是家裏的盥洗室,再往前從左轉過彎來,是主人的正房,房前是一天井,散落著日常的瑣物和剛用完尚未收拾起來的工具,幾盆盛意盎然的花木留住了春色。正房的右邊即是廚房,實用簡樸,土黑色的基調,見不到城裏人組合廚房瓷磚木質的影子,似乎一切自然而就,在我看來倒是平添了幾分親切,我必竟曾燒過幾年這樣的土灶。
連接著廚房的便是我們現代生活所稱的客廳,對著廚房敞著口,往裏三麵圍起來是坐席,一種不很明顯的土木結構,上麵鋪著經年的棉布毯,坐上去柔軟愜意,寬度足有一米,三圍長度加起來有四米之強,估計能坐下十幾個來賓不在話下,閑時累了往後一仰便是睡床,方便又實用。大人圍著聊天,小孩兒即可在身後玩耍,安全又適宜。圍座中間設有一個碩大火爐,燒柴,上麵鐵板封頂,擱一水壺,近邊靠一張木桌,看架勢,此地亦是家人的用餐之地。我的到來,女主人立刻點起了爐火,屋裏的氣溫、氣氛陡然不一樣了,繼而是熱噴噴的酥油茶,讓人流連,樂不思蜀。
話題由民生轉到了文化,這時我才驚詫地發現,今天我的訪家,正是《攀天閣》鄉的文化傳人,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機緣讓人感歎不已。《拙見》此次扶持貧困、創富未來不正是以文化為先導嗎?!
主人姓熊名斌,是《攀天閣》鄉世代的文化傳人,他從伯伯手裏接過文化傳人的旗幟,繼承傳人先輩的文化遺囑,傳承著《攀天閣》世世代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幾天後的《攀天閣》長桌宴上,筆者不期又見到了文化傳人熊斌,他手執祭事,為《攀天閣》鄉,祭祀先祖,感恩豐年,星火相傳,永世延綿 ········
更多的交談讓我對維西縣《攀天閣》鄉的文化傳承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幸能窺見此一文化檔案的內情。
二零一九年,根據 《文化部令》( 第 45 號),國家對維西傈僳族自治縣關於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協會)傳承工作有過正式批文,並確認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會長:熊斌 (蓋指印為證);文中細則規定了傳承人應盡的義務,包括研究、挖掘、傳承、發展普米族傳統文化提供完整的民間文化遺產的原始資料;積極參與展覽、演示、研討、交流和民間文化傳習活動,提倡辦學,對考上大學一本、二本的學生每年予以適當的資金支持 ········
《攀天閣》地處維西縣城以北,東南與永春接壤,西北與白濟汛為鄰,東北相連塔城,占地282km²,自然資源豐富,有珍稀動物滇金絲猴出沒其中,盛產鬆茸、羊肚菌、木耳、獲警、天麻等。有礦藏鉛、鋅、鐵、石棉汞、煤、油頁岩等;
臨近家訪尾聲,主人舉家盛情留客吃早餐,要不是那天有訪問《拙見基地》的任務,我真的想留下來繼續體驗生活,告別時是那樣的依依不舍。
2019年10月15日慕尼黑
我不想失去我來《攀天閣》的每一丁點的機會,想跟這位工作人員攀聊,但又生怕影響了她早起搞衛生緊迫的時間,一邊幫她移動著椅子一遍跟她攀談。近距離的觀察讓我對她的年齡段有更準確的認知:她一臉的飽經風霜、高原氣候造就的特定的黑紅膚色,使得我對她年齡的判斷從二十上下上升為年近三十。後來通過認識她的女兒,估摸我的判斷相去不遠。
她母親的出現使得我們的交談作一段落。我沒有什麽都詳細打聽,或許是習慣了德國人對他人隱私的尊重,但我隱約感到她的工作是一種承包活,從往下幾天的觀察,認定她的勞動時間很長,我早起,她已經在班上了,我晚歸,他還在班上,有時午飯後為了下一場活動回房間換裝,見她還在班上,還碰上過一回她趴在服務台打盹兒睡著了,盡管身邊多了一個陌生的姑娘麵孔。她被驚醒,迷蒙著眼鏡尷尬地笑笑,為了不使她會有更多的尷尬,我一直沒敢打聽她每日的工作量和一個禮拜幾個工作日。我敢較有把握地確信,她一定是每周七天工作,因為一個多禮拜下來,我幾乎天天見到了她,而且她一定每天超過十小時地工作。既然是承包了,那就更不必計算工作時間了,幹起來就是沒日沒夜的了。媽媽大清早地來幫忙,也是為了減輕一點女兒的工作負擔。
她有一個六七歲的姑娘,明年就會上小學,丈夫是鄰村的一個青年,年紀相仿,家境沒有她的好,他們的小家就在她父母的院子裏,因本地找不到工,常年在外地做勞工,節假日難得回鄉。我因了解當年插隊村裏問及 “入贅” 的尷尬,雖沒問及,但據判斷極象。雖然房舍、家當貧寒,幾乎還是浙江農村七十年代末的生活水準,但一家人的溫飽應該不成問題。入秋後的高原,早晨依是寒意襲人,見我的到來,她爸爸作為一家之主出來迎住我,雙手握住我緊緊的,表示著熱烈的歡迎。
有如一個四合院,進了大門,右邊幾間陋室,估計是擱置雜物的小間。延伸靠右,十來米之遙地望去象是家裏的盥洗室,再往前從左轉過彎來,是主人的正房,房前是一天井,散落著日常的瑣物和剛用完尚未收拾起來的工具,幾盆盛意盎然的花木留住了春色。正房的右邊即是廚房,實用簡樸,土黑色的基調,見不到城裏人組合廚房瓷磚木質的影子,似乎一切自然而就,在我看來倒是平添了幾分親切,我必竟曾燒過幾年這樣的土灶。
連接著廚房的便是我們現代生活所稱的客廳,對著廚房敞著口,往裏三麵圍起來是坐席,一種不很明顯的土木結構,上麵鋪著經年的棉布毯,坐上去柔軟愜意,寬度足有一米,三圍長度加起來有四米之強,估計能坐下十幾個來賓不在話下,閑時累了往後一仰便是睡床,方便又實用。大人圍著聊天,小孩兒即可在身後玩耍,安全又適宜。圍座中間設有一個碩大火爐,燒柴,上麵鐵板封頂,擱一水壺,近邊靠一張木桌,看架勢,此地亦是家人的用餐之地。我的到來,女主人立刻點起了爐火,屋裏的氣溫、氣氛陡然不一樣了,繼而是熱噴噴的酥油茶,讓人流連,樂不思蜀。
話題由民生轉到了文化,這時我才驚詫地發現,今天我的訪家,正是《攀天閣》鄉的文化傳人,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機緣讓人感歎不已。《拙見》此次扶持貧困、創富未來不正是以文化為先導嗎?!
主人姓熊名斌,是《攀天閣》鄉世代的文化傳人,他從伯伯手裏接過文化傳人的旗幟,繼承傳人先輩的文化遺囑,傳承著《攀天閣》世世代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幾天後的《攀天閣》長桌宴上,筆者不期又見到了文化傳人熊斌,他手執祭事,為《攀天閣》鄉,祭祀先祖,感恩豐年,星火相傳,永世延綿 ········
更多的交談讓我對維西縣《攀天閣》鄉的文化傳承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幸能窺見此一文化檔案的內情。
二零一九年,根據 《文化部令》( 第 45 號),國家對維西傈僳族自治縣關於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協會)傳承工作有過正式批文,並確認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會長:熊斌 (蓋指印為證);文中細則規定了傳承人應盡的義務,包括研究、挖掘、傳承、發展普米族傳統文化提供完整的民間文化遺產的原始資料;積極參與展覽、演示、研討、交流和民間文化傳習活動,提倡辦學,對考上大學一本、二本的學生每年予以適當的資金支持 ········
《攀天閣》地處維西縣城以北,東南與永春接壤,西北與白濟汛為鄰,東北相連塔城,占地282km²,自然資源豐富,有珍稀動物滇金絲猴出沒其中,盛產鬆茸、羊肚菌、木耳、獲警、天麻等。有礦藏鉛、鋅、鐵、石棉汞、煤、油頁岩等;
攀天閣鄉主體民族為傈僳族,占人口55%,漢族 21 %,納西族 15 %,藏族 6 %,普米族 3 %。全鄉有 2730戶,人口1萬5千左右,最高海拔2760米,屬高寒山區,全鄉平均氣溫13 ℃,是立體氣候類型,堪世界高海拔產稻區。 清代以前,攀天閣盆地為沼澤地帶,域內以工龍為活動中心,有土目頭人。清末開鑿落水洞將水排泄,攀天閣漸成今日平壩,此後逐漸發展農田,民居日增。政府駐地一直在皆菊村,距縣城 31公裏
········
臨近家訪尾聲,主人舉家盛情留客吃早餐,要不是那天有訪問《拙見基地》的任務,我真的想留下來繼續體驗生活,告別時是那樣的依依不舍。
2019年10月15日慕尼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