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普通話的時候,一共隻用了幾個小時,到字典上查證那些我弄不清楚的帶鼻音或不帶鼻音的字。不久,當別人誇我是“北京人”的時候,尤其是看到自己身邊的同學,到北京幾年了,仍然“鄉音”未改的時候,我想我那時候是得意的,很有些驕傲,覺得自己“聰明”。
現在我用心學英語,已經兩年多了,很多時候,我一天裏花在語音上的時間都不止幾個小時。可是我的“鄉音”,也還是穩穩地立雜那裏,一點兒都沒有動搖。
我不認為自己變笨了,相反,由於有了更多的生活經曆,又學會了做研究的方法,綜合能力肯定比那時候強,連智商,都長了好幾十分了(而且還是用非母語測的)!所以我隻能說,要麽我那時候是“太”聰明了,要麽,是淺薄!
沒有親身經曆過,怎麽知道,改掉長期形成的壞的習慣,比從頭學新的、對的習慣要多多少工作量?我那些漢語改不掉口音的同學,都是在家鄉時已經習慣講帶著口音的普通話的了。比如我現在,把W學錯了,要徹底改正過來,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深入到潛意識裏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