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84年,老爸作為訪問學者歸國,給家裏帶來了幾個大件,包括東芝彩電,三洋冰箱,索尼音響,還有一個夏普的雙卡台式錄音機,那個年代,國內還是票據製度,這些東西都是極其稀罕的物件,記得那台隻有八個台可以選擇的東芝彩電質量真的超好,用到98年才退役,而且顯像管都還可以用,隻是實在太老舊了。
整個八十年代是日本的黃金時代,也是日本大牌的黃金時代,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這些日本的大牌是如何一個個的從全盛走向衰落的。
SANYO三洋
三洋於1947年,在日本大阪成立,創始人井植歲男。三洋的名字在日語中意思為“三個海洋”,指的是公司的創辦人有將他們的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橫跨大西洋、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抱負。
三洋從自行車用照明燈開始,一次進軍收音機、洗衣機、電視機領域。在上世紀60年代,三洋已經確立了日本行業內家電巨頭的位置。
三洋自行車用照明燈
如今,在曆經七十年後,三洋也免不了被各行業瓜分的命運。
2007年,通用電氣獲得三洋電機信貸公司全部股份。
2008年底,鬆下宣布收購三洋,2009年末正式收購。
2011年,中國的海爾集團收購了三洋在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及越南的洗衣機、冰箱和其他家用電氣業務。
2015年3月,三洋電機最後的股份正式轉讓,接收方為一家投資基金。至此,三洋品牌被全部肢解。
TOSHIBA東芝
東芝創立於1975年,是當時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
在高峰期,東芝的許多產品都是日本首家製造出的廠商,例如:雷達(1942年)、晶體管電視與微波爐(1959年)、彩色影像電話(1971年)、日文字處理器(1978年)、筆記型電腦(1985年)、DVD(1995年)、HD DVD (2005年)。
發展前景本是一片大好的東芝,2012年開始衰落,三年間東芝家電業務累計虧損達到125億元人民幣。
2015年,由於財務造假醜聞產生巨額重組費用,第三季度報出42億美元的巨額虧損,16位董事會成員有8名辭職。
在此後,東芝為彌補虧空,大量出售非核心資產。如今已被美的集團收購了80.1%的股權。
SONY索尼
索尼創立於1946年,在1950年至1968年期間,索尼不斷創新,生產了錄音機、半導體錄音機、小型電視機和彩色電視機。
最為值得一說的是索尼生產的Walkman隨身聽和Playstation遊戲機。
到1998年為止,“Walkman”在全球的銷售量突破2億5000萬台,而Playstation遊戲機是繼Walkman後,最暢銷的產品。
那時的日本跨國化企業中,索尼是最先進的廠家之一,經過30年時間,年銷售額超6000億元。
如今索尼的經營情況,據《中國商報》文章稱,2008年—2015年這8年,僅有2012年及2015年實現盈利,其他6年均為虧損,虧損額共計1.11萬億日元。
自從2013年開始,索尼不斷出售地產,2014年索尼將個人電腦業務連同“VAIO”品牌一起出售,剝離連續虧損10年的電視業務。如今的索尼,需要通過斷臂,來獲得生存。
Panasonic鬆下
鬆下產業創於1918年,初期生產燈泡插座以及雙燈泡用的旋轉式插座。
鬆下是首個日本手機銷量過1億台的廠商,P905i、P906i手機紅遍了日本本土。其品牌涉及廣泛,包括家電、數碼產品、辦公產品、航空等多個領域,享譽全球。
但是,不論鬆下曾經如何的輝煌,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下坡路。
2011、2012年連續巨虧,淨虧損達404.8億元,先後退出廚衛電器、燃氣台灶、嵌入灶、熱水器等領域的中國市場。
2012年11月23日,美國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把鬆下電器產業公司的信用評級下調至垃圾級。
2014年將半導體部門人員裁員一半。如今的鬆下正在進行轉型,在數碼產品、智能家居、車載以及智能城市等方麵加大投入。
SHARP夏普
夏普1912年創立於日本大阪,創始人早川德次。1915年發明了早川式活芯鉛筆,盛極一時。
1924–1949推出收音機,引領日本收音機時代。
80年代的中國,家家戶戶都以能有一台SHARP GF-500雙卡錄音機為豪。
1950–1958批量生產日本第一台國產電視機。
1998–2003年,液晶電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開拓出新市場,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當時的夏普,可以稱得上是液晶顯示屏行業的老大哥了。
但老大哥也免不了被拍死在沙灘上,2016年4月2日,台灣鴻海精密正式收購夏普,夏普成為鴻海子公司。
夏普這個品牌,以後就不再有了。
三洋、夏普品牌消失,東芝、鬆下、索尼岌岌可危。
曾經紅極一時的日本大牌企業,為何現在危機蔓延?
1、日本經濟實力下滑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達到頂峰。之後的28年裏,日本的經濟狀況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中,偶然出現好轉,時間也很短,通貨緊縮、資產和一些商品價格的下跌乃至停滯一直影響著日本經濟的發展狀況。
正如管理專家李江濤教授說的,“日本金融的市場化、自由化阻礙了日本實體經濟的發展,金融投機、金融短期化一度充斥著日本資本市場,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危機交叉蔓延,最終拖垮了日本經濟和日本企業。”
2、企業戰略失策
多數的日本企業更看重技術研發這一塊,而忽略了市場。
在早期,互聯網不流通,技術決定市場,贏了技術,就等於勝了市場戰。
在在中後期,市場在企業發展中占據的比例越來越高,日企仍舊沉浸在過去隻以技術定天下的幻想中,市場跟不上導致資金不足,進而影響到技術,反複惡性循環。
比如夏普公司對液晶的不斷過度投資,成為了壓倒夏普的最後一根稻草。
3. 技術路線選擇失誤
日本企業,比如索尼,東芝等等都曾經有稱霸世界的技術,但是相對比較保守,一旦在某個技術路線選擇失誤,就會讓企業嚴重倒退
4. 中國企業對於日企的衝擊
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讓日本企業意料不及。盡管後發,但中國勢頭強勁,緊抓高科技研發以及生產領域。
目前,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更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機械、電子和工業生產工具的出口國之一。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中國已經終結了日本主導亞洲高科技出口的時代。
然而,在亞洲市場長期領先的日本老企業一直未能認識到中國的快速發展,在發展的浪潮中逐漸落於下風。
總結一下,日本這些大牌企業,很多都是錯過了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機遇,而在技術路線選擇上屢屢犯錯,加上日本的企業文化,尤其是終身雇傭製度,讓日本的年輕一代的競爭力也不如以前,這樣就形成了,高端產品沒有推陳出新,中端產品被韓國以及大陸企業趕超,企業轉型也不盡人意,最後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