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4):一隻看不見的巨手
蔣聞銘
政治說過了說經濟。 現代經濟學的創始人是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 。民以食為天,經濟活動,是人類最根本的社會活動。然而舊文化,有宗教道德倫理詩詞歌賦,數學物理天文,五花八門的學問,就是沒有經濟學。在舊文明的社會體製中,現行的生產和分配製度,不容置疑,不許討論。
亞當史密斯生活在英國走向工業革命的年代.。他的《國富論》 (Wealth of Nations),1776年出版,比瓦特 (Watt) 發明蒸汽機早一年。在這本書裏,他解釋說當時英國的社會財富,急劇增加,是因為新興的小工場,將許多以前看起來簡單,但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製造工藝,分解成了一係列不需要任何技巧的簡單重複的工序,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的效率。 這就是他的勞動分解理論。《國富論》第一節,他拿造鐵釘子這個事做例子。一個小工場,將造鐵釘子這樣沒有什麽技術含量的工作,分解成了有十八道工序的流程,將工效提高了四千倍。勞動分解,是機器取代人力的前奏。
在這本書中,他也解釋了為什麽在沒有宏觀指導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新的生產手段,天衣無縫般地融入了現有的社會生產之中。他的解釋,是一個社會,需要什麽樣的東西,需要多少,不需要統籌計劃。東西做出來,是要拿出去賣的。物以稀為貴。 一樣東西,要的人多,價格就貴,就能賺到,大家就都來造;但是造的人一多,這一樣東西就便宜賣不動。賺不到了,大家就會少做。新的生產手段,新的消費品,什麽需要,什麽不需要,什麽東西好,什麽東西不那麽好,拿到市場上去賣,賣得出去,能賺到錢的東西,是好東西,是社會需要的東西。大道至簡,社會生產不需要人為的協調指揮,需要的,是一個有秩序的自由買賣的市場。自由市場的供需平衡,像一隻無形的手 (Invisible Hand), 無時無刻不在調整商品的價格,並通過對價格的調整,規範每一種商品的產量。
所以資本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市場是買賣的場所。哪裏有買賣交易,哪裏就是市場。做買賣當然要講規矩。商品市場的規矩,第一,尊重財產的所有權,你的是你的,他的是他的,不許偷不許搶;第二,買賣自願,不能強買強賣。
不過人一碰到錢,本能的反應,不是守規矩,而是巧取豪奪,坑蒙拐騙一齊上。秩序井然的市場,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需要政府公權力來維護。商品市場上,要讓做買賣的生意人不偷不搶守規矩,必須有人拿刀看著管著。
不幸這些拿著刀的人,更得有人看著管著,不然的話,他們指定了會來搶大家。政府公權力,手裏拿著刀,看別人在商品市場上發財,不可能不眼紅。想讓他們不介入不幹擾商品市場的獨立運作,不可能,加稅算是客氣有禮貌。這個事,從根本上,還是舊文明的社會體製下的腐敗問題。舊文明金字塔型的社會組織,權比錢大,政治體係淩駕於經濟體係之上,根本不可能有真正自主獨立的商品市場。
沒有製衡的公權力,是腐敗的同義詞, 是自主的商品市場最大最可怕的敵人。這就是為什麽,現代社會必須放棄舊文明的金字塔,引進自由民主的政治製度。沒有民主的政治製度,就不可能有自主獨立的商品市場;沒有自主獨立的商品市場,社會經濟就不會有自主原創的發展。 現代社會,將政治體係和經濟體係,做了明確的切割分離,兩者涇渭分明,平行獨立,用人字形的架構,互為依靠,相互支撐,政治體係不再淩駕於經濟體係之上。分權製衡,直接選舉的現代民主製度,是市場經濟自主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