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國士大夫讀書人編造的曆史,所謂中國古老文明的起點,所謂文明不斷的王朝的起點就是夏禹治水。堪稱諾亞方舟的東方版本。然而至今沒有任何實證能夠證明夏國確實在東亞曆史上存在過。而且至今東亞也沒有治得了水,隻是治得了人。沒有天災,全是人禍。更準確地說,全是皇禍。沒有皇帝就沒有這麽多災禍。因為就沒有理由去保首都,顧大局。大家各安天命,趨利避禍,本來沒什麽大不了的。
按照士大夫官僚的史觀,東亞大陸大體上統一了東亞大陸平原地區的政權和首都是:秦國和前漢是今西安;後漢和西晉是今洛陽;隋唐國是今西安;北宋是今開封;元明清國加今國是今北京。這樣的選址不是偶然的。
東亞文明在古代的主要輸入來源,或者說武力和統治者的來源是大草原。在航海技術不如馬匹可靠的三五千年內,大草原是歐亞大陸東西溝通的主要渠道。或者說貿易和高階文明衝擊低階文明的主要渠道。
這個渠道又分兩大路。一條是北道,是全大草原道,北疆蒙古滿洲道。一條是南道,也就是所謂絲綢之路(其實絲綢存在以前就存在)。北道登陸東亞大陸的主要港口,就是北京,其次是大同。南道登陸的主要港口是西安,然後接洛陽開封進入華北平原,另一個岔口是成都。
商周秦走的都是西安洛陽為主的方向,三星堆走的是成都方向。秦趙,漢匈之爭,其實也是西安大同之爭。魏隋唐則是大同太原西安的統一。到五代可以說是開洛延伸西安和大同太原之爭,同時唐中到遼金,北京逐步崛起。其實唐初的關西河東之爭,包括幾次伐遼,也是西安北京之爭越來越多。最終到元,北京取代了西安方向,成為大草原入主中原的主要節點。
造成這種轉移的原因,一方麵是西域自然條件的惡化,南道不如北道。另一方麵也是大一統首都對周邊地區的破壞效應。大一統本身不是什麽大禹治水,集中力量辦大事。而是擴大吸血範圍,為統治者提供更多的供養。山高皇帝遠的還能陽奉陰違一些。在天子腳邊的是最倒黴的。在皇上身邊的還是為虎作倀跟著喝湯的首都居民。出了首都那肯定是貧困帶。
關中過去是富甲天下的地方。有了首都以後幾百年就日漸貧困。結果不得不遷都洛陽開封。汴京也一度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雖然大宋其實很窮很窮。結果金兵打破金玉外衣後,河南一蹶不振,貧困至今。步了陝西後塵。接下來自然是河北和山東。山東的倒黴倒不是離首都太近,而是因為在大運河這條吸血管上。經常像為了雄安一樣為二首都犧牲。河南河北山東,就是華北平原。本來是東亞大陸最好的土地,結果成了幾乎最差的地方。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攤上了大一統這隻大螞蟥。
而現在所謂好的地方,北上廣深港。北就是個濫竽充數的不是生產的強盜窩。廣深港其實是一體,就如西安洛陽開封是一條線上的一樣。加上次一等的天津大連,就是大航海取代大草原以後的西方高階文明進入東亞大陸的新港灣。東亞自古以來都是靠輸入西方的文明技術秩序來維持的。隻不過不幸的是,這些輸入的坦克手機等等往往成為加強大一統的工具,而沒有能直接輸入地方和人民手中。如果東北華北不需要供養吸血蟲的中央,直接向西方開放,日子肯定比現在好的多。至少滿洲國和台灣就是實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