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處級,就有市處級和省處級之分,工資也有高低;以遼寧為例,文革前沈陽、大連、鞍山市直部門如公安局就下設處,而其他城市如營口丹東的公安局下麵就隻有科室了。而縣局本身隻是科級單位,下麵的就隻有預審股了。文革之後,隨著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級別也貶值了:先是市局下屬科室都紛紛升級為處;縣局裏的股也改成科了。而大的廳局,如計委、財政廳、公安廳的一把手很多地方也都升了副省級,或者享受副省級待遇。各個地市、縣區也有樣學樣,紛紛為這些單位的頭頭升半格。隨著一把手的升級,屬下們也都“沐猴而冠”,各自升級相互彈冠相慶。這種虛升最顯眼的就是所謂縣級市,或者縣改區了,譬如北京之前的密雲縣延慶縣都改成了區,也就都成司局級/地市級了。
但是在中組部/省委組織部/市委組織部那裏對屬下的這種升級很多都是不認的,即所謂“地方糧票”;出了那個地方,就不算了。想要夯實,還得另花一番功夫了。
曆朝曆代的末期,官秩品級都十分混亂,所以級別混亂也算末世現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