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和一位不到四歲的小小朋友聊天,她問我:“你知道嗎?每個人都有一個personal bubble?”
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個,就問她:這是什麽呀,我不知道。
她告訴我,就是每個人都被一個 personal bubble 包著,你不能隨便進去的。
我猜想,這應該是小小朋友從幼兒園裏學到的吧。後來,我查了一下網絡,“personal bubble”,或者稱為“personal space bubble”,就是“個人空間”,或“個人空間氣泡”。網絡上對個人空間的一般定義是:與另一個人交談或與另一個人在一起時感到舒適的距離。進一步的解釋就是:個人空間氣泡是您周圍的虛構氣泡,代表您與其他人或物體之間的舒適距離。每個人對個人空間氣泡的舒適程度都有所不同,有些人的比其他人的大。每個人的個人空間都是不能隨便進入的。
這應該是社會交往的一般規則和方式之一。告訴我們在社會上和別人相處時,應該注意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身體距離,這代表了一種對於對方的基本尊重,是一種會使雙方都感到舒適的模式。
由此想起,一次乘飛機時,鄰座是一位有些超重的男子,他發現我的坐位與他相鄰,禮貌地微笑後,立刻把雙手臂內收,明顯地留出中間線。整個旅程中,無論是吃飯還是晚間休息,他都很注意,從沒有越過中間線,給我留下很深的印像。今天想來,這位一定從小就受到過社交規則的教育,並且已經把它變成了自己的一種良好習慣。這種習慣,顯得彬彬有禮而又不做作,確實讓人感到舒適。
我驚訝於小小朋友這麽小年紀就受到了這樣的教育。對於初入社會的小孩子來說,建立社交規矩確實很重要。回想自己,小時候受到過這方麵的教育比較少,且大多停留在書麵上,較少從應用的層麵去學。雖然步入社會後在耳濡目染中也看到並學到了一些,但從沒有主動學習過相關的內容,連這個詞組都沒聽說過,不禁汗言。真得感謝小小朋友和我的聊天,使我學到了新的東西。
細細想來,往深裏說,不僅是不要隨便進入別人的身體舒適空間,也要注意在精神層麵上保持一定的距離。作為獨立的個體,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個人空間,包括精神層麵上的個人空間。並注意不要隨意闖入他人的空間。
我們這代人,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毫無保留地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如果考慮自己,好像就很自私。退休以前,在當年那種需要盡量不考慮自我的大環境下,個人的自尊可以從勤奮的工作結果中獲得。一旦退休,這種從工作中獲得的自尊感沒有了,如果再不注重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去建設強大的自我,建造並維護好自己的個人空間,後果就是失去自我,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如果退休後不想做怨天尤人,苦苦掙紮的老人,一定記住要先建設並守護好自己的個人空間。
我曾經和一對幫忙子女照看外孫的老夫婦聊天,他們說,以前是爺爺奶奶在幫忙照看小孩,但子女認為他們說的管的太多,就換成姥姥姥爺了。老夫婦說,現在小孩子的事情,他們都聽小孩爸媽的,這樣就能相安無事。看來,老年人在孩子家幫忙照看孫輩,必須注意保持一定的距離感,特別是在言語上。所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隻適用於某些家庭生活的題外話,比如天氣,花草等等。其他的話題,搞不好就會被視為越界幹涉,容易傷感情,結果就是出力不討好。所以,在子女家中幫忙照看小孩的老年人,一定要記住,我們在孩子家裏不是主人,切勿發號施令,不小心誤入了孩子們的個人空間。我們在孩子們家裏雖不是主人也不是客人,但我們是親人,所以要盡力而為,認真幹好份內的事情。在孩子們的屋簷下,他們小夫妻及子女是一個核心家庭,我們一定要注意和核心家庭之間的適度距離,特別是在精神層麵上。都說夫妻之間應該相敬如賓,其實我們和子女之間,更應如此,特別是在我們老了的時候。
老了,在離開工作崗位以後,感覺脫離了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有時說話就隨便了,這是一大忌。越是親近的人,說話越是要注意分寸,保持距離。同事或上下級不會伴你一輩子,走過去了就不用再回頭。親情卻是千絲萬縷割不斷的,一旦破壞了,傷害更深,也難以愈合。所以,請千萬珍惜。
老了,對待家人,無論老少,都要相敬如賓,學習做優雅智慧的老人。為此,需要一輩子的修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