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一曲唐山謠

來源: 西安遊子 2020-07-12 18:16: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417 bytes)

                                            唱一曲唐山謠

              冥冥之中,我最近有個念想。文學城裏遇見台灣客,各地大陸人,少見香港人,難道是因為文化沙漠的緣故,沒人關心寫作/回憶這類事情(我在紐約接觸過的香港大姐們都挺幹練,不愛寫東西,也不愛讀東西,即不喜形而上的東西)。結果隔天一眼看見某客居過香港的城友,寫香港——辨明香港並非文化沙漠,頗為碰巧。細看她的網文,附錄了不少經典粵語歌曲,還有台灣民歌,,,那一首蘇來演唱的《月琴》相當感人,細查發現八十年代末台灣有一批校園民歌手,他們的曲調是我不太熟悉的。但那首《月琴》裏的“思想起。。,”及“唱一首唐山謠”立馬把我拉入一種思鄉的氤氳裏,他們是誰?為何歌曲又傳統又民謠,不媚俗,歌詞曲調直觸人心?那首歌讓我想起很多(唐山謠泛指唐人的歌/中華的歌)。。。

          台灣民謠我所熟悉的是羅大佑及之後的,早呢?就是鄧麗君。腦海中印象比較深的,是部1980年左右中國電視劇《何日彩雲歸》,反映台灣(1949年後遷去的)某老先生幾十年思鄉思妻不得,一代人黯然失魂的故事,主題歌叫《何日彩雲歸》。作為普通人來說,理解成年人離鄉離土不能歸的苦痛,那歌曲多年以後解封在記憶深處,一說起“唐山謠”就想起來了。也是1949到1980年,這麽一段曆史,那麽一批遷居台灣的大陸人,他們的情感又是怎麽表達的呢?

          到紐約後,接觸了一些台灣人,都很短暫,也說不上什麽,但聽他們回憶國中,回憶眷村,(講台灣現行的醫保政策,講為保留綠卡所做的努力和為難,跟我們也挺相似)似也是蠻深沉的回憶,另一批人的曆史。。。我認識一位台灣老先生,他的曆史就是三十年大陸(浙江大陳島),三十年台灣,三十年美國…我查過大陳島曆史,原來是因離台灣近,1951年台灣方麵組織全島民生撤離到台灣(由美軍軍艦護航)。他們到台灣後也是一番努力和掙紮,後又部分來到美國。。。若要接觸台裔美國人,他們又分支持民進黨的和什麽黨的,也有不大關心島內政局的。。。台灣人又自分為島內人和外省人。。。總體感覺,他們待人挺客氣,但也是客氣而遙遠。。。

(網查:《臺灣省戒嚴令》,正式名稱為《臺灣省政府、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佈告戒字第壹號》,是由時任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於1949年5月19日頒佈的戒嚴令,宣告自同年5月20日零時(中原標準時間)起在臺灣省全境實施戒嚴,至1987年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宣佈同年7月15日解除該戒嚴令為止,共持續38年56天。此戒嚴令頒布時的臺灣省轄區包含臺灣本島與周邊附屬島嶼、以及澎湖群島)。

 我估計文藝界的創作盛期應是解禁之後,思想和身心都得以釋放之後才有的。網查過後發現大約1975年後校園民謠快速發展起來。。。我至今記得少時曾在收音機裏聽過一部小說連播劇《我們自己的歌》,就是講那些年(1973~1975)這一批學子中,有音樂才能的學子,不甘心在國外修學居留,毅然回國發展自己本民族音樂的故事。如今憶來,恍如隔世。。。網查了一下,原來是寫台灣民謠歌手李雙澤的故事的。。。

網摘:“落山風,向海洋,感傷會消逝。接續你的休止符,再唱一段唐山謠,再唱一段思想起。” 這阿炳式的獨奏,瞬間能召來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曠野恐懼:無論多麽淒厲的聲音,都不會在這洪荒裏留下痕跡!心念再定一下,這是坐在美國平原四月的春風裏,乍暖還寒,一夕向晚。當你再問自己何以遠離故園;再問自己生命的意義,你可敢把流離和遷徙,當歌來銘記?“

 

網文作者筆如刀削,“你可敢把流離和遷徙,當歌來銘記?“   

“詩言誌,歌詠言”,“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是古訓。

我們何時有自己的聲音?文學城是自由發聲的地方?WHERE IS THE HOMELAND FOR THE HEART?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