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過精耕細作提高產量在一兩年內就達到上限,此後許多年產量無明顯變化。產量的提高還是要靠科技,如良種,肥料,科學培植等。
2 嚴重束縛了農村勞動力。農田被分割成小塊,限製了機械化和規模經營,使得改革後二十多年始終保持著原始的畜力耕作方式。農民實際上更加無法離開土地,直至後來土地收入嚴重縮水,私企加大了對農民工的需求,產生了農民工。
3 分田到戶也造成資源浪費。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家家戶戶都得置辦生產資料。也有幾家合夥搞的,但常常不久就鬧出矛盾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機械化運動中出現的大型農機基本無法使用,不久就不見了。
承包前的集體經營模當然存在許多問題,農民積極性低,等等,需要改革。但我一直認為包產到戶是一種倒退式改革,以後想集中起來規模經營變得相對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