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150分鍾中高強度運動-又多了兩個好處

來源: burpeejump 2021-07-17 16:40: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92 bytes)

《歐洲心髒雜誌》7.2021 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中老年人按照各種權威指南推薦,每周的運動量真正達到中高強度運動≥150分鍾,就與心房顫動發生風險相對下降18%、中風發生風險相對下降24%有關。

——心房顫動( 房顫),通常稱為 AFib 或 AF,是最常見的治療心律失常類型。
-- 房顫 導致大約七分之一的中風。
-- 40歲時沒有房顫的男性和女性在 80 歲時發生房顫的可能性分別為 26% 和 23%。
 - 風險因素包括:
高齡
高血壓
肥胖
糖尿病
心髒衰竭
中度至重度飲酒
抽煙

在UK Biobank的50多萬名參與者中,有10.3萬人曾經佩戴過腕式運動傳感器(Axivity AX3)一周, 有9.3萬人被納入本次分析。

根據傳感器的數據,有46.8%的參與者每周中高強度運動≥150分鍾,能夠達到各種權威指南的推薦標準,但如果看調查問卷的話,比例就會虛高一些。

在中位時間5.2年的隨訪期內,2338名參與者被確診房顫,傳感器提示的運動量達標,與參與者確診風險相對下降18%(HR=0.82,95% CI: 0.75-0.89)有關。

參與者自行報告的運動量,與房顫確診風險的相關性明顯要低一些。傳感器數據還顯示,安排運動量最好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均勻分布到每一天,每周內每多一天運動量≥25分鍾,就與確診風險相對下降5%有關。

在中風發病風險方麵情況也差不多,傳感器數據提示運動量達標,與參與者確診風險相對下降24%(HR=0.76)有關,而且每多一天運動量≥25分鍾,就與確診風險相對下降10%有關,而自我報告的運動量還是相關性不強.

這還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確定不了其間的因果關係.

對我個人來講,以前每周兩次負重訓練,現在會再加上每天25分鍾(5 dasy/week) 的快走/慢跑,和家裏領導一起進行,確保我的運動傳感器(fitbit) 能達標!A third of couples spend less than 30 minutes of quality time together a day.

reference:
1. Accelerometer-deriv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1.
2. https://www.cdc.gov/heartdisease/atrial_fibrillation.htm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一周兩三個小時,太少了吧?我是每天一個小時 -yayalin- 給 yayalin 發送悄悄話 yayal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8/2021 postreply 11:40:4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