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虧待自己,從兩種自我說起。 經驗自我vs敘事自我-兩種自我 自由意誌是假象的第三部分

人有兩種自我,我們自己常常在在十字路口深思,是要向右轉呢?還是向左轉呢?例如:

 

我今晚要去看一部愛情電影呢?還是要繼續工作呢?

我要買新車呢?還是買一部二手車呢?

我今晚要去吃上海菜?還是去吃四川菜?

 

〖兩種自我〗

 

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是如何作這些決定呢?也許我們應該先了解自己是如何作出決定的,我們先研究一下自己的話,先聼聼社會心理專家的多年的研究發現,如此的話、我們就可以不虧待自己。

 

 

人的心中、有兩種不同的自我。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奨得主Daniel Kahneman,他最先開創一套階段與階段的在攝氏14度與15度的冷水實驗,受試者將一隻手放入水中,然後偷偷改變水的溫度,再詢問受試者的痛苦經驗。由這個簡單的試驗,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體內至少有兩種自我:

 

  • 一種是經驗自我(experiencing self)
  • 而另一種是敍事自我(narrating self)

 

經驗自我是我們每時每刻的意識、即在當時人體的感覺。但是、經驗自我沒有深刻的記憶力,它不會說故事。而另一種的敍事自我是永遠忙著將過去的點點滴滴,編輯成為一個故事,記憶在腦海中。敘事自我就如同一位記者,通常將事件的高峰和最後結果編織成為一則新聞登載在報紙上。

 

〖峰終原則〗

 

而人在作任何決定時,通常采用峰終原則。也就是隻記得高峰與終點這兩者,再加以平均,作為整個經驗的價值。這個法則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決定,都有很深的影響。關於峰終原則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運用,真是屬見不鮮。譬如:

 

  • 1、許多小兒科醫生都會在診所內放了許多糖果,在為小病人打完針後,會給小病人一顆糖果吃。這樣一來、等到敘事自我在事後回想看醫生的經驗時,最後十秒的快樂,會抹去打針的疼痛。同樣的、許多牙醫也會在診所放了許多小玩具給他們的小病人,以減輕小病人的痛苦回憶。

 

  • 2、許多婦女在分娩過程時,都會經曆難以忍受的痛苦。但是在分娩後的數日,身體會分泌皮質醇和腦內啡,舒緩痛苦,讓產婦覺得欣慰。加上母親對嬰兒的母性恩愛,與親友的祝福,使得分娩過程有正麵的記憶。因此大多數的母親都不是僅僅生一個小孩而已,幸好大多數婦女的分娩都有終峰原則的認同,不然的話、就會出現自願一胎政策的世界。

 

  • 3、因為健身的對自己身體好,而且減輕了自己的工作壓力,所以一般人的上健身房運動是由敍事自我來決定的。但是、偶爾不去健身房鍛煉而留在家中吃pizza、而讓自己輕鬆一下,卻是由經驗自我決定。

 

〖總之〗

 

一般來說、每人都有兩種的自我,即經驗自我和敘事自我。這幾乎是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

 

  • 當我們買新車子時,是誰決定買豐田牌或是本田呢?
  • 而在我們去度假的時候,又是如何決定去巴黎或者是泰國呢?
  • 一位忙碌的聀業婦女,應該繼續工作呢?還是回家相夫教子?
  • 一位在戰場中勇敢的士兵、應該宣揚他的勇敢殺敵的經曆呢?還是後悔殺了太多的人呢?
  • 一位每日加班的律師、應該繼續努力呢?還是去度假呢?

 

 

這樣的事情、在自己心中常常有衝突,經過了無數的拉扯才能作最後的決定。假如了解這就是人類的一種自然反應後,就會處之泰然,慢慢地作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如此才不會虧待自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