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9/12/29557621_0.shtml
東方網9月12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近來,微信朋友圈裏熱傳一則 “健康箴言”,稱長壽老人不補鈣、不吃藥也不做檢查,但許多都市人一發現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就猛吃藥,部分女性為了推遲絕經年齡竟依靠服用雌激素。事實上,這則看上去言之鑿鑿的“健康箴言”裏充滿了誤區,專家指出,盡管提倡能不用藥就先不用藥,但若過了“亞健康”這條線、確診為疾病,仍需借助藥物進行治療,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適合自己的藥,別因為某些謬傳而盲目排斥用藥。
網傳:服降壓藥者更易得中風、心髒病
糾正:合理用藥明顯降低並發症發病率
這則被大量轉發的微信稱,幾乎所有降血壓的藥都是利尿劑,會使腎功能下降;且因為西藥都屬酸性,酸性會破壞血管壁組織,容易造成血管破裂,進而指出,“服用高血壓藥物的病患將更容易得中風與心髒病,不吃藥的病患反而不會得這類疾病。 ”
對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普專家、曙光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崔鬆表示,目前降壓藥基本分為六大類,利尿劑在上世紀六、七年代尚屬主流的降壓藥,如今隻是六類降壓藥中的一種,“幾乎所有降壓藥都是利尿劑”一說不靠譜。且小劑量的利尿劑並不影響腎功能。
至於“西藥都屬酸性”、“服用高血壓藥物的病患將更容易得中風與心髒病”一說,簡直是“胡說八道”了。崔鬆指出,並非所有西藥都屬酸性,估計是有的人看到部分藥品說明書標注有 “馬來酸”、“苯磺酸”等字樣而望文生義,其實這些都是酸根,並不代表該藥物是酸性的。更何況,血液的酸堿性是恒定的,隻有很小的變化範圍,如果要治療人體酸中毒或堿中毒,隻有直接通過靜脈輸入堿性或酸性的藥物,才會對人體酸堿性產生影響。口服藥物一般隻會對局部產生影響,不會影響到血液的酸堿性。
崔鬆介紹,臨床上有大樣本調查顯示,長期服用降壓藥物進行治療的病人,心髒病、中風、腎病等並發症的發病率明顯低於其對照組。“合理選擇降壓用藥能有效控製血壓、降低並發症發病率,希望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適合自己的降壓藥,別因為某些謬傳而盲目排斥用藥。 ”
網傳:血糖高服降糖藥會擊潰腎髒威脅心髒
糾正:任由血糖任意發展反會得糖尿病腎病
當血糖過高醫生要你立刻開始服用降糖藥物,如果不控製血糖容易導致心髒病,這則“健康箴言”對此說法表示質疑。 “箴言”認為,高血糖須先擊潰腎髒後,才會對心髒造成威脅。所有西藥都傷害腎髒,服用降糖藥越多就越容易得心髒病。每天多運動直到出汗為止,不要吃白米或麵食類及根莖類蔬菜,多喝茶多吃葉菜類及糙米,加上多運動來自然燃燒多餘糖分。
對此,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副所長、瑞金醫院內分泌科畢宇芳表示,絕大部分的降糖藥對腎髒沒有損傷,如果盲目拒絕治療,血糖控製不好,反而可能會引起糖尿病腎病等糖尿病並發症,對肝腎功能產生影響。對於糖尿病患者,首先在發現確診糖尿病後,應先積極地從生活方式上予以改變,選擇合理的降糖藥物進行降血糖控製,絕不可一味地任由血糖任意發展。到底是通過生活方式來控製,還是以藥物來控製,這並沒有確切的界限。對已通過生活方式控製但改變不了的,則需請醫生合理用藥。
網傳:膽固醇高不用吃藥,停零食即可
糾正:飲食須控製,確診疾病仍應用藥
這則微信的作者對用藥很是抗拒,除了降壓、降糖藥物,降血脂藥也被認為毫無使用必要。該微信稱,膽固醇過高隻是由於病人好吃零食而造成的,西藥、中藥都不必用,讓病人停吃零食三個星期即可;甘油三酯過高是因為吃油炸食品過多及過於肥胖造成的,隻要停吃油炸食物及減肥就行了。
對此,崔鬆表示,甘油三酯過高通常被認為和飲食過於油膩關係密切,有些甘油三酯過高的病人確實合並肥胖,一般醫生會要求他們先控製飲食。不過,不排除有一類人,體內缺乏一種脂肪酸代謝的酶,他們即使飲食控製,也很難讓甘油三酯指標下降到正常,如不加以治療,還會導致急性胰腺炎。膽固醇過高一則和飲食相關,同時也和代謝功能不佳相關。譬如,有些老年人常感到困惑,自己並沒有吃什麽油膩的食物,人還挺瘦的,怎麽還是膽固醇過高,實則是代謝不好所致。對他們來說,不服藥、寄望於控製飲食來降膽固醇並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