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轉大球,小針撥大針------習主席贈世衛組織3D針灸銅人意義深遠
王伊明
1971年莊則棟無意中的一個“禮尚往來”,讓毛主席開啟了“小球轉大球”的乒乓外交,帶領中國走出封閉,走向世界。
如今,2017年1月18日,在瑞士日內瓦,習主席送給世衛組織3D的宋代針灸銅人,也同樣意義深遠,以小針撥大針(國策方針),撥動了全麵向世界輸出中國文化、中醫文化的航程。
(1)中醫針灸作為外來文化、外來醫學,向來受各種“風吹草動”的影響頗深。
1972年美國《紐約時報》記者詹姆斯•賴斯頓一篇介紹自己在北京接受針灸治療、取得神奇療效的文章,引動了美國“針灸熱”,從此針灸在美國波浪式的向前發展。
影視文藝體育明星們的針灸體驗見諸報端,帶來一波又一波的針灸熱。
1997年美國FDA把針灸針正式列為醫療器械,針灸向“醫學殿堂”跨出了關鍵的一步。那時候針灸診所病人潮湧。
針灸作為輔助手段,幫助IVF試管嬰兒受孕率從25%上升到40%的西醫醫生研究報告,讓世界不同角落的針灸師們得到了多少IVF的病人。
巴西醫生錯用中藥於減肥,造成病人腎衰;食品商把麻黃當作食品添加劑,造成購買者升高心率、升壓……,一時間“中藥有毒”論甚囂塵上,權威醫學雜誌載文“中藥有毒”、“中藥可能引起腎衰”,把中醫針灸從浪尖摔倒了穀底。
某位西醫醫生作了一個“試驗”,證明,10次針灸,可以把高血壓降低10Mg,這個“科研成果”一經發表,讓我們平添了多少要求降壓的病人。
醫學雜誌上刊登了“美國西醫醫生研究”針灸對膝關節疼痛無效,與“假針灸”、“安慰劑針灸”效果沒有差別。主流醫學以及大眾對針灸的效果開始大打折扣。
幹針以解剖理論為基礎闡述他們的止痛原理,讓美國人便於理解,雖然曲解針灸,但是分走了多少尋求針灸的病人。
……
中醫針灸就這樣“零敲碎打”的被“搬運”來了美國,其實質內容已經麵目皆非。美國人知道一些它的“傳奇”,但是大部分美國民眾並不知道一個“完整的中醫針灸”。主流醫學隻想研究證明中醫針灸的“技術”,如果有效,那麽西醫療法就會增加一個新的“Therapy”。
國粹針灸就這樣在一波又一波的風浪中“弄潮”。
(2)針灸銅人代表的是經絡、腧穴,是中醫針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送給西方千年前的中醫針灸理論,這十分微妙:這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中醫針灸理論的重要組成,在西方人隻知針灸技術,不懂針灸理論的情況下,順應潮流,沾著針灸,又是從理論上講針灸,正統針灸。點撥針灸熱中的美國人民從另一個角度看針灸—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術。這是中國一路一帶全麵輸出中國文化的重要一步。
當今世界西醫為主流,他們研究中醫的目的是:中藥可以作為原材料,為西醫增加新的藥物;針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他們RCT科研,如果有效就可以增加新的西醫理療方法。
中醫針灸是以中國文化、哲學為其理論基礎的,僅僅技術、藥物的“輸出”,似屈從於“主流”。習主席送針灸銅人,開示全世界,中國有自己一整套理論、方法、技藝,不遜於西方。大有理直氣壯地與主流平起平坐之感。
(3)這是針灸熱中一股強有力的助力。作為習主席國策方針的“執行者”、受益者,正好借力使力 、借機發揮,宣傳針灸不僅止痛,還能治病,不僅是技術,還有千年形成的理論。幹針基於解剖或許止痛,但是那隻是正統針灸的一小部分。
時也、運也、命也,識其時、行其運、不辱使命。響應習主席,小針撥大針(國策方針)理直氣壯的輸出國粹:中國文化、中醫理論、針灸精華。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