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

來源: 笨狼 2015-02-16 08:14: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862 bytes)

【注】這是一個老帖子,原來在這,當時見大家說起酥油,好奇,調查調查。不過健壇能人多,也沒敢往這兒貼。

這話題老沒完,想想,也許拿出來大家砸砸。我的醫學水平跟大家一比,微不足道,隻是有時好奇,對健康之類的研究報道也看看,算是湊熱鬧,一知半解那類。傳統上許多經驗,有一定效果,好的也不少,但我深信不能以此引申為治療的基礎,否則今天巫術就行了。不少自然療法、飲食方式改變了不少人“命運”,說不定讓許多患了現代醫學認為的不治之症的人康複,奇跡。分享一下,鼓舞人心,參考參考,極好的事兒。不過即使這樣,還是不能推斷出“現代醫學都是些洪水猛獸”,專門壓製新生方式(醫療界、商家、政府有時以商業裏為重,有的,但不總是如此),也不能斷定一個吃了、用了幾千年就一定是健康的,古時人的壽命短,得了什麽病沒人知道,說不清。

所以我的辦法是,希望歸希望,成功的例子歸成功的例子,要把一個法子說成定論,還得依賴科學的方式。我對現代醫學也持懷疑態度,但基本是成立的,全盤否定不理智。

牛油是牛脂肪熬出來的油,而黃油(butter )則是從牛奶裏提取出來的脂肪。黃油的製作辦法是用震蕩、攪拌、旋轉等法先從牛奶那分離出奶油(cream)。
 


然後攪拌,將水去掉,成黃油。

要是先把奶油發了酵,做出來的黃油就是發酵黃油(cultured butter),奶油發酵把牛奶裏的乳糖轉換成乳酸(lactic acid),我琢磨著,酸嗎,多少比糖跟油的相合度大點,可能融合多點,增加營養,但總的造成味道更濃了。

黃油的一大好處是能吃到牛的油但又不殺生,對虔誠的人來說,大事兒。

牛奶裏有脂、(酪)蛋白(casein protein),乳糖,大概少許乳酸。製作黃油,把非脂的部分分離出去了。從市場上買些黃油回來,看看成分,確實如此,沒有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 怎麽回事兒?

實際製造過程總得留下一些蛋白、糖和酸的殘餘在黃油裏,分量少,所以產品說明往往忽略不計了。黃油自然不是純脂肪,裏麵含不少水,但牛奶挺神乎,兩者和的極均勻。 在美國,黃油脂肪成分在80%以上。
 


黃油再進一步提純,就變成酥油了,那是100%純油,沒有水和其他雜質(後者嘛,算是”基本上沒有“),過程很簡單,就是慢慢用火熬,把水熬幹,其它雜誌凝成小顆粒,撈走,成了純淨黃油,英 文叫”Clarified Butter“。”Clarified Butter“在中文裏不是直接翻譯成酥油,往往叫”淨化黃油“,印度把酥油叫Ghee,西方也常常用此詞。

這是在美國常見的家庭做法:How to Make Clarified Butter and Ghee
 


在西方,不少人認為淨化黃油和酥油是同一個東西,但有些人說不是,區別如下:
(一)熬製酥油時間要比淨化黃油長,知道黃油裏的蛋白、糖和酸稍為熬焦(有說把渣子撈走,有說讓它們全在酥油裏化掉為止。在西方,估計撈走為主),不但讓酥油顏色加深,變得金黃金黃,而且有強烈的香味兒。
(二)還有人說熬製酥油並非時間長了不少,而是火的溫度要高,讓雜質盡快變焦、變香。

文學城食壇、健壇還有覺得酥油一定要用發酵黃油來做(用”酥油“按標題在健壇尋查一下),對印度文化了解不多,在美國,即使是印度人介紹,也不常見這麽說的。

這是另外兩個介紹。

How To Make Clarified Butter
Making Clarified Butter or Ghee

最後一個帖子介紹了西方幾種風味特殊的淨化黃油:Beurre Noisette(法國),Drawn Butter(美國)和Potted Foods(英國)。

酥油除了把乳酸去掉,免了對一些人消化有影響外,很香,而且焦點高(252°C,485°F),用來煎炸很好。最近聽說美國高檔飲食界的的大廚們尤其鍾愛酥油。不過酥油自己有自己的味道,不是所有的菜肴均合適,在西方,什麽菜都放黃油,習慣了,所以無所謂。

酥油健康嗎?相信的人非常信,印度人尤其。許多傳統傳說難以用今天科學方式驗證。這是一個說法,說是引用了印度當代研究、調查,酥油比黃油健康,尤其對膽固醇沒有惡略的影響。但覺得數據量太少,不能定論。印度時報的兩篇報道:

"Ghee" and its many benefits
Tanvi Trivedi, Oct 31, 2013
Is ghee healthy for you?
Trina Remedios, Apr 13, 201

要點是”Pure ghee contains only those saturated fats that are primarily (89%) short chain fatty acids“。見仁見智了。不過黃油、酥油的膽固醇是實實在在的,多吃,要長。膽固醇本身難說好壞,你要是不在乎,多吃自然沒關係。

淨化黃油的油脂成分:
飽和油: 65%
單元不飽和油: 32%
多元不飽和油: 3%

再具體分:

  • 飽和油
    • 棕櫚酸(Palmitic acid):31%
    • 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12%
    • 硬脂酸(Stearic acid):11%
    • 低碳飽和油Lower (at most 12 carbon atoms) saturated fatty acids():11%
    • 十五烷酸,十七烷酸(pentadecanoic acid and heptadecanoic acid):微量
  • 不飽和油
    • 油酸(Oleic acid):24%
    • 棕櫚油酸(Palmitoleic acid):4%
    • 亞油酸(Linoleic acid):3%
    • α-亞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1%


膽固醇含量:
黃油:每大勺(tablespoon)31毫克
酥油:每大勺(tablespoon)33毫克

美國的酥油自然主要是乳牛酥油,印度正宗是水牛酥油,現在就難說了,而中國,因青藏高原,常常說的是犛牛酥油。環境(農業)決定。



資料:奶製品製造過程


 

 

 

所有跟帖: 

盡管不讚成多吃動物脂肪,包括酥油。還是謝謝,說的客觀,一分為二。 -xuxinxuexi888- 給 xuxinxuexi888 發送悄悄話 xuxinxuexi88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6/2015 postreply 08:33:36

+1 -吃與活- 給 吃與活 發送悄悄話 吃與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6/2015 postreply 08:43:26

這個好吃!很香。愛吃。謝謝 -舞女- 給 舞女 發送悄悄話 舞女 的博客首頁 (6 bytes) () 02/16/2015 postreply 08:47:28

酥油是不是印度人用的Gee?我對高膽固醇食物沒有抵觸,現在做印度菜時都用Gee,中國菜還是用菜油。 -betadine- 給 betadin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6/2015 postreply 08:54:19

是的(叫Ghee)。西方美國認為 -笨狼- 給 笨狼 發送悄悄話 笨狼 的博客首頁 (256 bytes) () 02/16/2015 postreply 13:58:15

ghee一股黃油味道,炒中國菜容易走味 -Manymore- 給 Manymore 發送悄悄話 Manymor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6/2015 postreply 14:18:10

嗯,隻用Ghee來做butter chicken 和 biryani rice. -betadine- 給 betadin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6/2015 postreply 15:06:03

不對!應該對現代醫學(科學)持積極的態度,隻是目前的現代醫療因受商業利益驅動而出了問題。 -益生菌- 給 益生菌 發送悄悄話 益生菌 的博客首頁 (315 bytes) () 02/16/2015 postreply 10:08:38

益君有理 -笨狼- 給 笨狼 發送悄悄話 笨狼 的博客首頁 (27 bytes) () 02/16/2015 postreply 13:59:05

我們相信的是科學,不相信的隻是操控“科學”的背後的人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6/2015 postreply 18:23:18

我隻相信我看到的,體驗到的, -littlecat8- 給 littlecat8 發送悄悄話 littlecat8 的博客首頁 (294 bytes) () 02/17/2015 postreply 08:41:5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