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雲無心
“堿性食物改變酸性體質”“酸性食物不能多吃”是流傳甚廣的傳說。許多醫學專業人士科普說“酸堿體質完全是個偽科學概念”,而又有營養界人士說“食物代謝之後確實形成酸性或者堿性產物,所以食物酸堿性的概念是存在的”。於是人們一頭霧水:食物到底有沒有“酸堿性”,如果有的話,對健康又有什麽樣的影響呢?
我們先從人體的酸堿性說起。人的新陳代謝由無數生化反應組成,每一個反應都需要特定的酸堿環境。在科學上,酸堿性用pH值來表示。pH值在0到14之間,小的那頭是酸性,大的那頭是堿性。血液對生命活動的進行至關重要,其pH非常精確地維持在7.35到7.45 之間。超出了這個範圍,不管是低還是高,生命活動都無法正常進行。這個pH範圍屬於“弱堿性”,所以如果說要維持人體的“弱堿性”,也沒有什麽不對。
吃 “堿性食物”來維持“堿性體質”的說法由此而生。但醫學人士說“酸堿體質是偽科學”,又是怎麽回事呢?
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它們是一對冤家,一個多了另一個就少。溶液的酸堿性(或者專業點,用pH值來衡量)由其中的氫離子決定,氫離子越多,酸性越強,pH越低。在溶液中加入酸,氫離子濃度就增加,pH就降低;加入堿,氫氧根離子跟氫離子結合變成了水,氫離子減少,pH值就升高。
但是某些溶液卻對外加的酸堿有一定“緩衝”能力。比如,如果水中同時含有蘇打和小蘇打,加入酸的時候,氫離子會跟蘇打的碳酸離子結合,從而不增加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如果加入堿,氫氧根離子結合氫離子變成水,但是小蘇打的碳酸氫根離子會釋放出氫離子來補充。這樣,不管加入酸還是堿,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都不改變,pH值也就不會改變。這樣的溶液,被稱為“緩衝溶液”。
血液就是這樣一種緩衝溶液。它不停地循環,在肺部進行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二氧化碳溶於血液中形成碳酸,碳酸又離解出碳酸氫根。如果水中的碳酸氫根少了,就會有更多的二氧化碳溶於血中;如果多了,溶解的二氧化碳就會變少。這為血液提供了第二層緩衝能力。此外,腎髒會會對血液進行過濾。不管是酸還是堿,含量高,被腎濾去的就多。
這三層“緩衝”構成了巨大的緩衝能力,把血液的pH值控製在了7.35到7.45這個精確的範圍。通常吃的食物,哪怕是連喝幾瓶酸性飲料,也會被“緩衝”掉而不致於不會把血液變成“酸性”。所以,醫學專業人士說“酸堿體質是偽科學”,也言之有理。
如果把食物燒成灰,再把灰溶解到水中,會發現不同食物的灰的確有的是酸性,有的是堿性。這也是營養界人士區分“酸性食物”“堿性食物”的基礎。這種理論認為,那些灰是酸性的食物,在體內經過代謝之後,產物會增加血液的酸性;而灰分是堿性的食物,代謝產物則會增加血液的堿性。
從理論上說,這種理論也能站得住腳。一般而言,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和米、麵等高澱粉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硫、磷等元素,代謝之後會生成酸性物質;而蔬菜、水果、奶等食物中含較多鉀、鈣等礦物質,代謝產物的堿性較強。一定要按照這種標準去把食物分為“酸性”和“堿性”,也可以自圓其說。而且,按照這種標準劃分出來的堿性食物,比如水果、蔬菜、奶等,正是推薦“多吃”的“健康食品”;而“酸性食物”比如肉、蛋、澱粉,正是推薦“少吃”的食物種類。“酸堿食物說”的流行,或許也與這一現象不無關係。
但實際上,不管是酸性食物還是堿性食物,在正常人的飲食範圍內都不會改變血液的酸堿性。1930年代就有學術論文探討過此事。橘子、牛奶、香蕉都是典型的“堿性食品”,一次性地分別喝下一升橘子汁或者牛奶,或者吃下一斤香蕉,沒有觀察到血液pH值發生變化。而吃下近一斤肉,四位實驗者中有三位的血液pH值沒有發生變化,另一位發生的些許變化也很快恢複了。
簡而言之,如果非要根據代謝產物的酸堿性,也確實可以把食物分出“酸性”“堿性”來。不過這種區分沒有什麽意義,不管是“酸性食物”還是“堿性食物”,在正常飲食範圍內都不會對人體血液的酸堿性產生影響。作為“堿性食物”的蔬菜水果固然應該多吃,而“酸性食物”的肉類和蛋,也是均衡營養不可或缺的部分。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