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細胞處於血糖反複波動的環境,它們對這種環境適應能力欠佳,則會激活氧化應激通路,加劇機體慢性炎症狀態,從而造成血管損傷,增加糖尿病並發症的風險。
1. 頻繁低血糖與心腦血管疾病
血糖劇烈波動易導致頻繁低血糖,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2. 下肢血管病變與糖尿病足
血糖長期劇烈波動可加速下肢血管內皮的損傷,而下肢血管病變與糖尿病足的發生密切相關。

3.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糖尿病腎病
血糖波動容易出現動脈硬化,血管功能下降,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微血管並發症相關。
評價血糖波動,要看“TIR”
血糖波動是指血糖水平在其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間變化的情況,那麽,怎樣才算血糖平穩,波動小呢?記住“2244”就可以。
“22”代表短期血糖波動,指餐前餐後的血糖變化幅度<2.2mmol/L。
“44”代表長期血糖波動,指每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間的變化幅度<4.4mmol/L。
這個數據來源於正常人群的平均值,糖友盡量減少血糖的波動,有助於預防並發症。但對於糖友來說,上述指標非常嚴苛,2021年《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提到“葡萄糖目標範圍內時間(TIR)”,每一位糖友應該重視這個指標。
TIR是指一天24小時內持續監測的葡萄糖水平處在某個區間的累計時長或時間占比。如將控糖目標3.9~10.0mmol/L作為計算區間,就是狹義的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