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冠陽性者很多是假陽性!

來源: 朱頭山 2022-01-29 09:47: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887 bytes)

最近看到一個震驚的消息,中國的新冠PCR陽性閾值Ct設置在40, 而國際標準是30,整整少了(Ct值越大,病毒量越少)2^10, 也即很多按國際標準陰性的人,按中國標準是陽性。這也就是為什麽很多旅客在國外測定是陰性的,到了中國變陽性,這不但造成本人的旅程延誤,連帶航班也被熔斷,還有官司,在中國被測定陽性的人要告國外測定的機構。現在,這事又延燒到奧運會相關人員,很多運動員在國外測定陰性,進入中國複查陽性。

怎麽會這樣!到底是哪一方錯了?這些邊緣人,到底是假陽性,還是假陰性。

前幾天寫過一篇《統計學地看待疫情》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246/202201/27078.html, 認為對疫情放開的好處極大,壞處極小,這個論斷的出錯率在萬分之一以下(P<0.0001)。這被很多聽了不入耳的人辱罵,或者說我是文科生在班門弄斧賣弄統計學。統計學和生物學是我賴以為生的技能,不說是專家,也算professional。 PCR的CT值我也很熟悉,就來科普一下,由讀者來決定,到底是假陽還是假陰。

PCR技術,就是在一段核酸(DNA 或RNA)上用頭序列和尾序列兩個模板,在聚合酶和反複變溫的作用下,就能不斷合成這段核酸。原核酸的量越大,合成同樣量該段核酸所需的次數(cycles)越小,這個次數就是Ct值。Ct30比Ct40, 病毒載量多了1024倍, 比如有個病人,在國外需要有1024個病毒才算陽性,到了中國,有1個病毒就算陽性。

不熟悉檢驗科學的人,認為陽性就是絕對的有,陰性就是絕對的無,但在檢驗界,是不存在絕對的東西的,這受到檢驗技術的限製。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就是敏感性和特異性,還有檢查的可行性。說得太深了不好理解,就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如何鑒別男性和女性?

你會說,這還用檢驗,但讓你弄一個指標,讓計算機程序能分清男和女,還真的不容易!如果拿頭發長短做指標,是的,頭發長的多是女性,但特異性很差,男的也很容易養長頭發,隻要他願意。脫了褲子檢查,測定染色體檢查,特異性是好了,可行性就差了。於是有人提出用腰臀比例來測定,其特異性,敏感性,可行性都不突出,但比較平衡。

對新冠檢查,也需要一個在特異性,敏感性,可行性上比較平衡的適合於大規模檢驗的方法,於是口,鼻咽取樣定量PCR法就成了首選。以前一度有肛門取樣的做法,敏感性和特異性都很好,可惜可行性不好。

定量和定性又是檢驗學的兩個重要指標。比如決定黑白,讓人來決定定性,一目了然,但如果你讓機器來決定,一定得設置一個量機器才能懂,就如照相機裏的灰度測定值。所以現在即使是定性指標,也必須有量的設置。新冠測定也不例外,必須設置一個閾值,機器才能判定陰性陽性。

很多人以為All/None的事,其實都是一個連續體。比如癌症,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隻有達到一個閾值後,才是癌症病人。比如性取向,每個人都有多少不同的同性戀成分,加州要設立43個性別是有科學基礎的,隻能通過量化某個指標,才能決定誰是直男誰是勒死賓。曾有個啤酒廠宣傳其成品完全無甲醛,結果引出了一個行業潛規則,99%以上的啤酒裏都含有甲醛,隻要沒超過某個指標,就是合格的。

新冠的PCR測定,不可能得出零值,是不是那些非零值的,都是有新冠呢,不是的!那些非零值是背景,這就需要來validation, 方法是在標本裏加入病毒,來看這時的PCR值是多少。加少了病毒,PCR還是分辨不出,隻有加到了達到能實現明確分辨有無的程度的時候,這叫最小可測出量(LOD,limit of detection),達到了可測量多少的時候,叫LOQ.機器實現的LOD,LOQ還要來臨床驗證,證明這個量的病毒是否有臨床的意義,能夠引起感染。Ct30是經過這一係列嚴格的論證,既能被機器測出,也具有臨床意義的值。

那中國為什麽要把這個值提高1024倍呢?我也不知道,中國各地的領導都強調要做到萬無一失,我提到過的出錯率在萬分之一以下肯定是不夠的。領導也聽了專家的話,知道Ct30是個平衡的產物,並不等於不能再低。那我就把標準提高10(他不知道等於2的10次方),那豈不是更好,那才是萬無一失呢!

Ct40陽性的人中,當然包括Ct30陽性的人。但在那些Ct30陰性,Ct40陽性的人,很多人的檢測數據隻是背景信號,根本沒有感染,是假陽性病人,如果被隔離,被汙名,被驅逐出境,那他們真是比竇娥都冤!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2/01/27/11239023.htm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這個隻是猜測吧? -FollowNature- 給 FollowNature 發送悄悄話 FollowNatur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09:55:00

國外不也是40很久嗎?後來根本不提多少了。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09:58:17

要看總循環Ct區別.美國最早用50循環,38算毒性減少(痊愈?) -5181- 給 5181 發送悄悄話 (225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0:37:55

P33,Fig17看現在是45循環? -5181- 給 5181 發送悄悄話 (152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2:03:40

這測試方法似乎是幾十年前的PEAK DETECTION古老技術,當病毒量很低時非常不準。最新技術應該用正交係統克服背景噪聲 -DSc- 給 DSc 發送悄悄話 DSc 的博客首頁 (32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1:45:24

CP超過35的陽性毫無意義,更不要說國內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了 -doldentate1- 給 doldentate1 發送悄悄話 doldentate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1:59:31

不少國家設置的是ct35作為陽性診斷標準吧,把ct30作為標準不夠嚴格,有的論文發現,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84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2:30:46

看這個文章。有專家認為30可行。我甚至看過更低的說法。2020年的數據。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441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2:38:11

如果cycle 降到30,can we still justify the massive vaccination...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3:09:53

中國統計的case是有症狀的陽性,假的,無症狀的都不會算的,冤枉不了。 -阿明.- 給 阿明.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3:30:14

排查是按方位?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3:52:05

Really ?!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5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4:29:09

對。中國新冠確診是需要臨床症狀。僅PCR陽性但無臨床症狀的數據是單獨列的,不算新冠確診 -alohamora- 給 alohamor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6:17:08

不是的,從2020年3月31起中國每天公布無症狀陽性病人數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6:25:02

無症狀不算確診病例,直到出現症狀後才計入病例統計。見下麵今天的通報: -阿明.- 給 阿明. 發送悄悄話 (1399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7:32:09

你是對的,謝謝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9:54:04

中國是十個人一組,混在一起檢測。如果出現陽性,再逐一檢查十個。 -neat260- 給 neat260 發送悄悄話 neat26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9/2022 postreply 17:04: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