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眾生以四食存--摶食

     佛說:“一切眾生以四食存。”(《長阿含經卷》20)三界有情會有這四食的意涵,便是因為有情眾生受用物質的食、精神的食,而能令有情生命在世間安住長養。彌勒菩薩也說:【飲食受用者,謂三界將生、已生有情壽命安住。此中當知:觸、意思、識三種食故。一切三界有情壽命安住。段食一種唯令欲界有情壽命安住。】(《瑜伽師地論》卷5)四食中最容易觀察到而了解的,就屬於物質色法的摶食,也就是欲界人間有情的一切吃喝飲食。《增壹阿含經》中,如來開示說:【彼摶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諸入口之物可食噉者,是謂名為摶食。】(《增壹阿含經》卷21)所以簡單的說,隻要欲界有情能入口而食用的就是摶食,但為什麽稱作團食、或者摶食、段食呢?這是因為人間的食物或為一圑之狀、或是一段之狀、或以人工摶成各種形狀的緣故。四食有共通的一個要件,所有的食都是要能長養眾生,所以 彌勒菩薩也是基於這個道理,來說明段食的建立:【問:“段食何時建立為食”?答:於“變壞時、若受用時建立”。】(《瑜伽師地論》卷57)欲界的食物具有形色,可分段分聚,欲界的有情食用摶食,便是以爛壞為相,方得成就欲界飲食的作用。

  以科學的道理來說,那就是入口的食物,還不能成為幫助生命存活成長的物質,需要經過了牙齒撕裂磨碎的過程,且需要更進一步透過後續消化器官的作用,包括胃腸的蠕動,以及消化酶來進行食物的分解,這樣把食物的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原本在就食之前,可能是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在腸胃之中經過消化,早已變得麵目全非;但也因為變成了這樣糜爛壞相的小分子,才能讓細胞吸收,能長養色身的諸根,讓有情在世間的生存有所幫助。在進食的過程,會感受到物質的質地形狀的觸塵,也會領受香塵,以及包括酸甜苦辣各種味道的味塵。摶食的範圍雖包括色、香、觸三塵,但正在受用食物時,不能算是真正的摶食,重點還是因為能透過正確的消化吸收而長養有情才是摶食;如果是不正確的消化,結果反倒是會減損有情的色身,那就不能稱作是段食了。彌勒菩薩說:

  此中段食當言香味觸處所攝,何以故?由香味觸若正消變,便能長養;不正消變,乃為損減。色等餘法,無有長養、損減消變,是故說彼非段食性。(《瑜伽師地論》卷66)

  至於在欲界中不同種類的有情當中段食的差別,如來在《長阿含經》中是這麽開示的:各類不同的眾生所攝取的食並不相同,生長在我們南瞻部洲的人類,是以種種五穀米飯、麵、魚、肉等作為摶食的內容,同時也是以色身對所穿衣服粗細厚薄的觸覺,以及洗浴、男女觸等色身觸覺作為細滑食。與南瞻部洲同屬於四大部洲的西牛貨洲、東勝身洲的摶食及細滑食也是相同的,而北俱盧洲的人們的細滑食也相同,但隻吃自然出生的粳米作為摶食,這種粳米的味道和欲界天食物的味道一樣具足。龍和金翅鳥等類的眾生,吃海龜、海鱉、魚等作為摶食;阿修羅、欲界六天,也是以清淨的摶食作為摶食。

  龍和金翅鳥等類眾生、阿修羅和欲界天人,這三者也都以所穿衣服粗細厚薄的觸覺,以及洗浴、男女觸等色身觸覺作為細滑食(須要說明的是,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中,與異性互視而笑或者熟視,即能滿足男女欲,這樣也屬於細滑食的一種)。從他化自在天以上的色界、無色界諸天,則都是隻以禪定的喜樂為食,所以我們可以了解的是,隻要在欲界當中,不論是欲界人間、欲界天界,畜生、餓鬼、地獄的所有有情,都有摶食存在;然而比欲界更高的境界-色界、無色界-卻沒有摶食。也就是說,如果貪愛摶食而不能放舍,那便是被欲界所係縛,是無法解脫欲界境界的。

  有關人間摶食的開始與初期的演變,在《長阿含經》中這麽說:有眾生因為福報享盡、或是行陰報盡、或是命根已盡,所以從色界二禪天的光音天命終後而生來人間,那時都是化生而不是胎生,而人們是以歡喜為食的,各以身上散發出來的身光,照耀自己所需看見的一切;也都有神足通可以飛行在虛空中,大家都安樂而沒有障礙,住在人間的時間非常的長久。那時的人們沒有男女、尊卑、上下的施設,各自也都沒有不同的名字;因為大眾共同出生在這個人間,所以就稱為眾生。這時的人間地上有自然而生的地味出現,凝固而留在地上;猶如醍醐的味道,地味也像是這樣,猶如生酥一樣的味道,甘甜如蜜;後來就有眾生因為好奇而以手沾來口中試嚐,因而知道是什麽味道。因初次試嚐而覺得味道很好,就產生味道的貪著;就像是這樣子,大家輾轉的嚐個不停,就都產生了更大的貪著,後來就改用雙手捧來吃,漸漸的地味變成比以前更硬化的摶食。大家又都貪味而摶食不停,其餘沒有嚐過的眾生看見了,也都效法他們而繼續吃起來;這樣子繼續不停的吃起來之後,後時的人間眾生身體就越來越粗澀,身上的光明就越來越少,到後來終於沒有光明,原有神足通也消失,不能再飛行。人間摶食出現的過程,也是讓有情因貪食而逐漸改變色身。

  《大般涅槃經》中說:智者複觀:“一切眾生為飲食故身、心受苦,若從眾苦而得食者,我當雲何於是食中而生貪著?”是故,於食不生貪心。(《大般涅槃經》卷38)

  所以修行解脫道的行者,若是我見確實已斷,卻仍然對摶食有所貪愛,應當要趕快進入修道位中修除。對大乘行者來說,假使所悟的眞心是與摶食相應的心,當然所悟的內容必定是錯誤的。我們要了解,無論是有念或離念的靈知心,都是永遠與摶食相應的,以這樣的基礎或目標作為開悟,就是錯誤的;應該趕快放棄原來的錯誤知見與方法,跟隨真悟善知識學習,進入加行位中求見道,以免因為錯悟而自謂已悟,來世落入三惡道中;若是大乘已見道者,也應當進入修道位中修斷摶食的貪愛,以免久住賢位中,不能入地成為修道位的菩薩。

  已究竟圓滿解脫的 佛陀,雖然如來法身不受食,但 佛陀示現在人間的色身也是有摶食的;佛身無食,所指的是如來的莊嚴圓滿報身與法身,若是佛示現在人間的應身之色身,就必須有摶食才能生存與運作,才能作為人們依止修學正法的應身,所以諸佛在人間示現時,也都必須托缽乞食。至於應身佛的色身在人間受用的食物是什麽呢?其實是同於人類的食物,在《增壹阿含經》世尊開示有關如何供養在人間的應身佛,如是說:【可用人間之食,用食如來。所以然者,我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於人間得佛。】(《增壹阿含經》卷28)為何應身佛的飲食同於人類?因為應身佛在人間化度眾生時,不以神通化身、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示現於人間,一方麵要世人知道,以人身學佛修行也可以成佛;另一方麵若有人身住世時,人間及天界眾生都可以常常來請教,所以必須如同世間人一樣的示現入胎,然後有色身出胎而有色身住世,這樣才能方便眾生來親近修學佛法。既然如此,想要維持胎生色身,當然需要有飮食的滋養,才能維持色身的存在與正常運作,所以諸佛示現在人間時,一定都得同樣托缽飮食;但是在世間示現受生而有了人身,並不意味諸佛的段食尚未斷除,要知道諸佛對人間的飮食是完全沒有貪愛的,在《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中說:【菩薩法身非飲食力而能成故,亦非段食可能資養。菩薩了知如是相已,即為悲湣一切有情,現受飲食。】(《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2)

  至於要如何斷摶食呢?佛陀在《雜阿含經》是這樣的開示:“怎樣是比丘對摶食所應觀察的事呢?譬如有夫婦二人,隻有一個獨子,很喜愛而常常掛心的抱持、養育著;有一天他們想要度過曠野險道難行之處,但因為糧食缺乏而用盡了,他們三人饑餓困苦到極點,心裏盤算著,知道不可能度過曠野險道了,所以夫婦兩人這樣子商議說:‘我們正是隻有一個兒子,非常的愛念;假使我們夫婦吃了他的肉,就可以度過這個危難。這樣隻要死一個人就可以,不要使三人都死在這裏。’這樣商量好了以後,無奈殺了兒子;含悲垂淚,勉強的吃兒子的肉,最後度過曠野險道。比丘們!你們的看法如何呢?他們夫婦二人共食兒子身肉時,難道會去品嚐兒子身肉的味道、貪著兒子身肉的美味嗎?”比丘們答說:“不會的!世尊!”佛又問:“比丘們!他們夫婦強食兒子身肉,度過曠野險道了沒有?”比丘們答說:“已經度過了,世尊!”佛告訴比丘們:“我們凡是正在受用摶食的時候,都應當像那對夫妻一樣的看法。能夠像這樣子確實觀察的話,摶食是否已斷?自己就可以知道了。摶食的貪愛確實已經知道是斷除了,對於五欲上的受用貪愛就跟著斷除了。五欲作用的貪愛已經斷除的人,我不曾看見這些多聞的聖弟子們還有在五欲的作用上有一個結使是不曾斷除的。假使還有一個結使係縛的緣故,就會再度還生於人間。”

  所以在《大般涅槃經》中,對於受生世間的佛弟子,對於不得不受的摶食,如來是這麽開示的:【智者當觀:“因於飲食,身得增長。我今出家,受戒修道,為欲舍身。今貪此食,雲何當得舍此身耶?】(《大般涅槃經》卷38)對於修證解脫的佛弟子而言,若想要證涅槃,除了要透過無常、苦、空、無我的觀行來斷我見之外,更進一步應當修食的厭離觀,來深化斷我見、我執、我所執的智慧。因此,如來說:

  複觀於厭離食想,作是念言:“若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雲何為食起身、口、意三種惡業?若有眾生為貪食故起身、口、意三種惡業,所得財物,眾皆共之;後受苦果,無共分者。”(《大般涅槃經》卷38)

  對於凡夫而言,因為貪愛世間飲食、資具、眷屬等的我所而造作的種種惡業,也都是因為這樣無止盡的貪欲心而造成的,但大多數的眾生卻不能有智慧的看得到,盲目地追逐眼前的享受、財富,而卻要以造作惡業的手段才能換來,其實是非常不值得的傻事。因為一生努力追求的世間財富,其實是無常的,自己不能真正的恒時擁有,而是被五家共有而所分;但因為自己為了成就當前一時擁有財富的滿足感,在過程當中所造作的惡業必須要受惡報的代價,卻沒有任何人可以幫你分擔。

  所以摶食的斷除是極為重要的,這是對於斷除欲界種種貪愛的指標,如果不能斷除對於摶食的貪愛,就無法解脫於欲界境界,更談不上想要解脫於三界生死,所以若想要眞正修行解脫道,求取解脫果證,就不應該對摶食有所貪愛;如果每日貪著飮食,就會被摶食係縛而不能解脫生死,因為這正是我所的執著,也正是貪著五欲的作用,所以佛法修行者對於飲食都應當如理作意的思惟簡擇。彌勒菩薩開示說:【雲何名為:由正思擇食於所食?正思擇者,如以妙慧等隨觀察段食過患,見過患已深生厭惡,然後吞咽。】(《瑜伽師地論》卷23)

  貪著摶食,人多是全麵的,既貪著食物的味道,也貪著分量、色相,質地務求精美,食不厭精,或者貪著原味、或飽足感。也有人不貪飽足感,但對於摶食味道,務求了了分明、時時覺知;這已經是對摶食的法味、韻味的一種法貪;阿含中說為食之味、食之集,既有食味、食集,墮入我所的愛著中,當然就不能離開生死。

  至於等而下之者,自設血肉飲食作為修行法門的助力,如達賴喇嘛的著作《藏傳佛教世界—西藏佛教的哲學與實踐》中說:【一個無上瑜伽的圓滿行者能夠借著禪定的力量,轉化五肉和五甘露為清淨物品,消融它們用來增加體內喜樂的能量。】(《藏傳佛教世界—西藏佛教的哲學與實踐》,立緒文化出版,頁108。)這樣的說法不但無稽,且所說無論是修行的目的與方法,皆與佛法修證無關,既不能解脫,反倒是增加極重的貪欲,令自己下墮!

阿含正義(一)第053集 摶食 正墩老師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