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研究戰爭曆史和戰爭經濟的史密斯教授說,十年前這兩問題很容易回答。美國海軍強,比中國海軍強得不可同日而語。
到如今,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應該還是大同小異,但第二個問題就比較難了,因為兩國海軍的質和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且質和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二戰時美國的Sherman坦克的質量比不上德國的Panzer IV,然而後者終究不敵前者。何也?前者數量太多。
打個簡單的比方。甲方有一輛高檔奔馳,乙方兩兄弟各有一輛低檔現代。目標是從A點到B點。高檔奔馳到達B點的失敗率是0.01,而每輛低檔現代到達B點的失敗率是0.05,比奔馳高了五倍。兩輛低檔現代車雙雙失敗是兩個獨立事件,其概率是0.05的平方,即0.0025。 也就是說,最終有一輛現代到達B點的概率是1-0.0025 = 0.9975。而有一輛高檔奔馳到達B點的概率隻有0.99,低於有一輛現代到達B點的概率。如果甲方每造一輛高檔奔馳,乙方就能造兩輛低檔現代,那麽最終到達B點的低檔現代會多於高檔奔馳。德國的高檔Panzer IV輸給了美國的低檔Sherman,就是這個道理。這樣了例子,戰爭史上不勝枚舉。但很多同胞,包括時壇上的軍迷,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
這個簡單的道理,也同樣適用於一艘高檔戰艦對陣兩艘低檔的同類戰艦。英國皇家海軍曾經有14艘42型驅逐艦。為了保持海軍戰鬥力,皇家海軍自2003年開始希望能有12艘新的45型驅逐艦代替將淘汰的14艘42型驅逐艦。但最後受財力所限,隻能有六艘45型驅逐艦。皇家海軍自己的評估是海軍戰鬥力下降了,即現在的六艘45型驅逐艦其實還不如當年的14艘42型驅逐艦。
如果是美國的一艘USS Zumwalt對陣中國的一百艘漁船,那當然是USS Zumwalt勝。但中國海軍的戰艦絕不是漁船。如果把美國戰艦比作德國的Panzer IV,那中國海軍戰艦的質量已經在Sherman坦克之上了。
當然中國無意和美國進行遠洋海戰。中國有個近海拒敵戰略,即由海陸空三軍構築的在中國沿岸的能飽和攻擊的所謂bubble of denial,其範圍由海岸往外延伸一千多公裏,超過了美軍大部分戰機的作戰半徑。如果美軍的航母隻能停留在這個bubble of denial之外,航母上的軍機便基本上沒有攻擊力。台灣,南韓和日本的一部都在這個bubble之內。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基地也在這個bubble之內。日本的一部分領土在這個bubble之外。美軍希望能在在這個bubble之外的日本領土上布置反導係統,因為布置在韓國的反導係統很可能一開戰就被中方的飽和攻擊摧毀了。
這個中國的bubble of denial 正在不斷往外延伸,預計於幾年內將包括整個日本和關島。當然往外延伸不容易。即使是二維的延伸,其需要的導彈數量都要隨半徑的平方而增加。但北京似乎並不在乎付出這些本可以用來改善國計民生的軍費。
最終美國必定是要放棄台灣的。希望台胞們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多向大陸輸出民主,達到雙贏。如果雙方不肯釋放善意,最終是骨肉相殘而同歸於一黨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