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古的文章越難釋讀,但難度並不隨時間線性變化。比如我們讀從漢代至清代的文章,感覺難度並不明顯減小,尤其是唐代以後。文章難度在周與春秋之間似乎急劇下降,比如《尚書》(周及以前的文字)極其難讀(韓愈所謂“周誥殷盤,佶屈聱牙”),而《論語》(春秋時期文字)顯然較《尚書》容易。為什麽文章難度在周與春秋之間急劇下降?
另外,秦始皇實行的書同文是統一文字本身,不是詞匯、語法,但古今中外任何統一都會帶來語言的變化,多半是簡化,以便不同地區間更好地交流。那麽戰國至秦應有一個文章難度明顯的下降,但實際並沒有。為什麽?
以下是我對各朝代文章難度的印象:
東周及以前:5或6
春秋至秦:3
漢至南北朝:2
隋至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