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在朋友圈上看到一條狀態,叫“要讓自己忙起來。”心情不好了?讓自己忙起來就好了。失戀了?讓自己忙起來就不痛了。離婚了?讓自己忙起來吧一切都會重新有的。
“忙”好似一劑萬能藥,什麽都能治愈。 我有時真的很想發句話去問問這些人:忙起來又能怎樣?忙起來你那些破事兒就自動解決了?這些問題單靠在其他地方“忙起來”可曾有解決了半個?
我們這個時代,對“忙”這個狀態,有一種奇怪的迷信,我管它叫“忙碌崇拜”、或者叫“拜忙碌教”。具體表現是每個人都怕自己的產能閑置,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時間利用率過低。他們總叫嚷著人生就是賽跑,於是看哪裏都是跑道,看誰都是賽友。在自己前麵的人都是堵自己路的,在自己後麵的人都是來搶自己飯碗的。
這種“忙碌”的儀式重形式,而不看實質,其暗藏的邏輯很奇怪,和小時候讀書考試前逼著自己熬夜通宵一樣,是倒果為因的。有時甚至隻是給自己一點心理暗示,暗示自己已經努力了,既然已經付出了那麽多,哪怕從公平的角度,冥冥之中老天也一定會給我些回報。
這個念頭很多人從學生時代一直帶到了工作後。 深更半夜,一群人耗在辦公室不回家,美其名曰年輕人就是拚搏的階段。明明沒什麽事情非賴著不走,搞得其他人也走不脫,大家一同糟心。這種儀式有時候是演給老板看,有時候是演給自己看。至於為什麽要待在那裏,全忘了,而且也不重要。反正周圍人都在跑你就不能走,落最後一名就一定隻有喂熊的份。
你裝忙,搞得我也隻能裝忙,職場於是變成了誰比誰更忙的軍備競賽。有時為了體現出自己有在做事,便隻好故意找茬,無事開會,提各種無意義的建議,還要把其他各種莫名的人拉進來陪伴自己,讓自己“忙碌”的形象得以更加深入人心。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活兒是被這樣人為創造出來的,可謂工作量的貨幣乘數。
“拜忙碌教”還有一個變種的流派,叫做“痛苦崇拜”。天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誌。
於是出現了一群,非要在自己不擅長,又無天分的領域裏死命折騰自己的人,還覺得自己在錘煉心性。然而這類以“痛苦崇拜”為信條的人,從來不花一點點時間去思考,自己最適合的領域是什麽,如何能多快好省的做事情,就知道用苦行僧般的儀式把自己逼瘋。
他們整天在朋友圈裏發著“又是淩晨到家,心裏滿滿的” ,不停地在感動自己,但其實卻又並沒有什麽卵用。 在許多人心裏,由於他已經付出了這麽多的代價,所以一旦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那種怨天尤人,覺得世界不公的埋怨也就很快就會冒出來。
忙,累,隻是你自願投下去的成本,並沒有任何人許諾過,你的一切投入就一定可以獲得回報。投下去卻聽不見響兒的風險,你必須自己承擔。“忙碌”是一個精心編織的陷阱。
它用日複一日的瑣碎來把人禁錮在一個無形的牢籠之中。我們每天都被那些優先度很高、但重要性不高的事情環繞著,所有時間和精力全部被調用來應付眼前的瑣碎事務,再無法騰出腦力和時間來思考任何長期、遠期的東西。
古往今來,人們欺騙自己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要變成另一個人,我要開始新的生活。這也許就是大多數人選擇忙碌的初衷。但你可曾停下來仔細想過,方向不對,力的做功就為零,一切白搭。量變之所以沒有引起質變,很多情況下並不是你以為的“量的積累不夠,再忙忙多積累一些就好了”,而隻是“量的方向不對。”
有的人以“業精於勤荒於嬉”為人生信條,對著彭博機看一晚股票數據,天黑不閉眼,天亮說晚安,輕視情感,放棄愛,顯示屏一亮一熄映著他鏽跡斑斑的麵容,這樣的人是孤獨的。
我們需要停下來,審視一下自己。這停下來的難得閑暇,就像是漫長的時間長河裏一次猛烈的觸礁,是打磨上下,是提醒警示,是如燈指引,是不隨波逐流。
當一個人不再需要從事重複的工作,不再被卷進各種瑣碎的交易,不用再承擔自己給自己施加的“通過忙碌重獲新生”的任務時,這是真正的幸福。
忙碌並非萬能藥,有時隻能帶給你假高潮。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