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的老板就比我年輕,不是做技術出身。我的年齡和經驗正好和她互補。
1. 老板之所以成為老板,有其一定的能力。這些能力不一定都是我們有的。比如我的老板和人相處能力極強,說起話來,滴水不漏。每次開會談合作,總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後來呢,我的對外應付也統統推到她頭上。
2. 老板不是做技術的,當年聘我就是做技術加管理。因為她不做,體會不到我做的有多好。比如,不做飯的人不知道蒸一鍋又白又胖的饅頭有多難。看食譜,發了麵,揉吧揉吧上鍋蒸就是了,殊不知食譜也有對有錯,更別提其他細節了。當時的感覺是與其他的老板們談合作項目,談完了覺得自己特能幹,和自己的老板談項目,談完了覺得她根本不稀罕。和我前一個老板發牢騷,他說你要“教”你的老板欣賞你。我當年也采取用事實說話的溝通方法,在她之前的老板們都做過技術,所以不用說就知道我做的有多好。“教”老板欣賞我,要改溝通方式,又要說細節,又不能說的太細了,費了老牛鼻子的勁。
3. 如果老板沒有比你強的能力,又懶得教。再找工作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