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的問題來看,你把 “中介” 理解成了一次性成交的中介買賣。
中介,由其漢語本身含義,這樣理解,也沒錯。但在米帝這塊兒地界上,不僅隻是這一層意思。在米帝這塊兒地界上,人們通常都把中介呼之為 “獵褲頭”,或 “獵頭”,才較為貼切。既為 “獵褲頭,” 中介一詞,也就具備倆層意思。
獵褲頭,也就是你說的 “中介,” 它所具備的倆層意思,可以從其組織及工作形式上,加以進一步闡述。也就是說,它的組織及工作形式,其本有兩種。第一種,就完全具備你所理解的 “中介” 的那個意思;第二種,其實是它雇你,並派你去某個單位工作。但無論哪一種,一旦你和中介的勾當成交並成事實,都由中介定薪酬。
無論你和中介的勾當屬於第一種,還是第二種,用人單位隻和中介談薪酬。不同的是,第一種,你的組織關係,是在用人單位。中介把你推薦給用人單位,並從用人單位一次性地拿酬勞(可能至少要等你在用人單位幹了3個月以上),用人單位給你發工資。簡單地說,用人單位從中介那兒雇了你,你是用人單位的職工。中介給你跟用人單位協商的工資越高,它的一次性酬勞拿的就越多。但也有例外,比如用人單位雇你了,你和用人經理有了直接接觸,並有機會再度討論薪酬。但估計這樣成交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也會牽涉到獵頭的酬勞問題,有個業界 professional 的關係要遵守和維持的問題存在。
第二種,你的組織關係在中介,中介是你的雇主,你是中介的職工。你被中介派往用人單位上班,但你的工資,由中介發放。用人單位按你上報的工作小時量,給中介酬勞,中介給你定工資發工資。
以上基本就是我說的 “中介" 這個詞兒,在米帝這塊兒地界上所具備的這倆層意思。既然在米帝這塊兒混了,就得遵守它的規矩,才能玩好。但也有按中國腦筋玩兒的;按中國腦筋玩的,我就不知道其結果會如何了。
以上我說的,並不一定就是中介就該如此運作。我是二十來歲上下前來投奔米帝的,在米帝這塊兒地界上,有著十幾年的血淚感受,基本事實,當不出其左右,並希望就此能解答你的問題。還有不清楚的,請繼續發貼詢問。
另外,既然在米帝這塊兒混了,還是把 "中介" 稱之為 ”獵頭“ 或 ”獵褲頭" 的較為穩妥,入鄉隨俗嘛。受雇於 ”獵頭“,那就是受雇於 ”獵頭社“。 不過還沒聽說有多少人將雇傭自己的獵頭,呼之為 ”獵頭社“ 的。但無論如何,中介一詞,對於在米帝這塊兒地界上混的來說,屬於 "外來語” 或 “泊來品”。 還是叫 “獵頭” 或 “獵褲頭”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