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可以聽到國人提到關於職場歧視以及相關討論,頗有感觸。其實歧視是正常的,符合人性的。隻不過人在海外則比較敏感罷了。歧視無時不有,隻是程度不同而已。外地人進北京,打聽個路,劈頭蓋臉被奚落道:“香港和澳門都回歸了,曾蔭權到北京述職,都得說普通話,去,回家把舌頭捋直再來北京!”招誰惹誰了,不就問個路麽,怎麽這麽不招人待見。
其實公司招人,除了技術,技能和經驗外,更多的是合作團隊成員的接受程度,這也許是我們同胞經常抱怨其技術和經驗等完全達到或超過招聘職位要求,而總得不到機會的原因之一吧。這其中包括個人性格方麵因素,對我們同胞而言,更多的是文化,成長環境及語言等方麵的因素。
試想,在工作間隙同事們談論棒球,橄欖球,旅遊,孩子及各種花邊新聞等,我們的同胞隻是悶頭幹活,麻木不仁,不顯得另類嗎?
盡管收入不低,但經常頂著太太剪的奇異發型來上班,其實往往真的不是錢的問題,就是習慣。
早上不洗澡,頭發枝愣八翹;一個星期不換衣服(盡管絕對不髒);中午決不與同事外出就餐交流,在辦公室裏吃著五更腸旺等重口味的食物。
開會盡量不發言,發言時的邏輯,口音與用詞等,也與眾不同。
喜歡加班,弄得同事正常上下班都覺得不自在。
其實這都不是錯與對的問題,隻是大眾接受的程度而異。
同胞經常提及老印的職場表現,這其實與他們的殖民背景有很大關係。殖民曆史造就了老印的思維方式,交流方式,語言(盡管口音很重)等比較容易與西方人溝通,甚至拍馬屁的方式都恰到好處,因此往往在職場比中國人略勝一籌。
東亞人的臉,相對西亞人,東歐人而言,應該說是與眾不同的,也許容易與西方人產生距離感,但這不是我們的錯。但我們隻能靠自己的努力和提高來贏得尊重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