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87)-創業生涯-也談中國創業(一)

11.31- 創業生涯-一尋求向中國發展的機會

 

亞昌的實驗室發展順利,從97年開始,已經賺到部分錢了。在那時候,中國對外開放和經濟改革也正在發展。廣州政府在中央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於98年在廣州花園酒店開了第一屆海外留學人員科技交流大會。亞昌也帶著自己的創業的經曆參加了這次聚會。與會代表來自全世界的留學精英們都抱著一種大幹一翻事業,為祖國貢獻的決心來參加會議的。與會代表當然還包括各省市地區的領導人,部分大公司管理招聘科技人員和科技項目的領導。會議主要議題包括了特別技術報告會,技術合作項目洽談等。廣州政府對建立珠江三角洲的生物島的計劃做了介紹。這次會議對亞昌所做的分析實驗室的興趣不大。因為並不是高端技術,更不是他們會議的主題。亞昌把這次會議當作了解國內的經濟和商業機會的初步行動。

從這次會議回來後,亞昌繼續把精力集中在美國的實驗室,但又同時留意國內的機會。那時有一個想法,就是要在國內找到一個合作夥伴來建立中國的實驗室。為此亞昌進行了一些努力。

第一個例子是,大約是2001年,亞昌通過朋友的介紹,來到南京,和江蘇省的理化測試中心探討合作的可能性。那時的這個理化測試中心是在考慮轉型。亞昌也是最喜歡這個合作模式的,他來之前就已經了解到北京市理化測試中心的轉型的例子。如能達成協議,在中國做實驗室的兩個關鍵條件就具備了:(1)實驗室平台,和 (2)有政府職能的信譽。前者的投資大,亞昌的力量有限。後者是因為中國還沒有開放檢測市場,人們對第三方實驗室的基礎還不能接受。在此訪問期間,進行了兩次討論會,達成了共識:把理化測試中心按照北京理化中心的改革模式進行,亞昌公司投入一兩百萬人民幣,增加實驗室的部分裝備,重新裝修一下實驗室,引進美國的檢測技術,擴大業務,保持當時的員工工作。關於中心一方,提供現有的實驗室平台和帶有政府責能的信譽,管理實驗室和日常運行。所有權之事大約為各50%。除討論合作的事宜外。還參觀了南京市幾個主要景區。

回到美國後,亞昌的感覺特別好,他總覺得這可能是最佳的選擇了。但同時也有一些擔心,主要是需要的投資不少,又沒有在中國做生意的經驗,所以風險不小。盡管如此,他在吩望著這個項目能從達成共識的口頭承諾變成實際的會同。按照時間表,亞昌應該在兩個月內得到理化測試中心的合同信息。可是等呀等,幾個月過去了,都沒有下文。後來通過了解,才得知原來的管這個理化中心的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被調動了,人事變動而導致原來合作的共識及口頭承諾也隨之改變了。

在與江蘇省理化測試中心合作的可能性已經慢慢地變得不現實的時候,亞昌並不因此而改變在中國創業的商業計劃。在後來的一兩年時間裏,他又多次回國,目標地點包括廣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市。他找了中國測試廣州分公司的陳主任,洽談合作事宜。其實這個中心的主任和幾位付主任都是特別能走在形勢的前麵的聰明人,他們已經意識到國家省市實驗室轉型的必然趨勢。所以,他們已經幾個人在廣州市創業園成立了公司,並把私人公司與撿測中心掛起鉤來。其中與他們有關係的一個實驗室在深圳,還提出亞昌的美國實驗室和他們深圳的實驗室合作的可能性。討論了一段時間,沒有結論,就不了了之了。

既然不能與廣州的檢測中心合作,也沒能和其他的企事業單位實驗室合作,亞昌不得不考慮第二個選擇:建立自己的實驗室。但建在哪裏?亞昌對當時的形勢分析了一下。結論是要在三個大城市中的選出一個為中國創業實驗室的地址。廣州上海比較適合做生意,門戶開放,政府的政策又比較開明,辦事效率較高。北京市的秩序較好,又是首都,高校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集中的地方,可能對以後獲得政府資助的項目有幫助。那時的關鍵問題在於尋找一位合夥人。亞昌在這些城市都沒有人脈,沒有合適的朋友可以依賴,所以進展緩慢。

又折騰了幾個月到一年,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北京市的一位姓林的先生。亞昌與他一談即合。決定一起做。合作的模式大概是亞昌公司出資150萬人民幣,林先生出力。亞昌占80%,林先生占20%。亞昌負責把整套分析方法,實驗室管理和保健品市場開發經驗等轉到這個合作實驗室。並幫助開發與美國有往來的國內生產保健品工廠的檢測市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再講詳細點兒好了!好貼! -北京頑主- 給 北京頑主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1/2016 postreply 19:53:19

+1 -淡泊遠誌- 給 淡泊遠誌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1/2016 postreply 22:42:4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