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選車時,你是挑硬車,還是選軟車(組圖) 長久以來就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把車壇第二熱門的話題,總結歸納一下。 硬車和軟車之間的爭論,以及由此引申出去的車壇第一熱點話題,誰家的車最好,由來已久。有人靠直觀,有人靠科學,有人靠感情,有人靠嗓門,爭論延續了十來年,看似至今還沒有個大家口服心服的定論。 在人類有車的六千年曆史中,前麵五千九百四十年,是沒有硬車和軟車之爭的。直到二次大戰之後,隨著轎車的普及,和高速公路公路的延伸,車禍成了一個致命的問題。 以前的汽車,在結構上和速度上與馬車沒有太大的區別。剛性的結構在低速撞擊時,不會太致命,硬的車還占點少修車的小便宜。
![]() 當車速比馬車快許多時,問題來了。許多車禍發生之後,車子沒有多大損失,但是車裏的人卻掛了。就像十幾年前,Dale Earnhardt 的 NASCAR 車禍一樣。這時腦子快的大奔和 Volvo 的工程師們,開始想辦法,讓人在中速的車禍中,存活下來。方法就是將車的前後端,在被撞擊後,做成有次序的收縮折疊,也就是所謂的 Crumple Zone Concept,以吸收動能。
![]() 除了這個,擋風玻璃前麵所有的部件,被撞後長度縮短了兩三尺,但是隻許上下左右移位,不能向後走。方向盤,油門,刹車,離合器踏板也不能向後走。實際設計中,藍色部分是要做成堅挺的籠子,黃色部分是 Crumple Zone。
![]() 這是卡車的情形。
![]() 做得好的車,撞完後黃色的部分稀巴爛,但是藍色的籠子不能變形。
![]() 後麵也是同樣的要求,但是因為政府隻測試前麵,後麵偷工減料的不少,包括出口到中國的車,將後麵的保險杠拿掉的小人行為。下麵這輛車是誠實的。
![]() 設計好的車,撞完後 A 柱不移位,這樣車門才能被打開,人才能逃生 。A 柱一後退,前排乘員的腿,胸,和頭就受直接威脅了。車門也變形打不開了。
![]() 以前沒有 Crumple Zone 的車,撞上電線杆子後,是這樣的。
![]() 現在有了 Crumple Zone 的車,撞上電線杆子後,是這樣的。車子短了三尺多,但車門還是開關自如。
說到 Crumple Zone,不能不說保險杠。保險杠位於 Crumple Zone 的外麵,唯一的作用是將所有的撞擊力,通過自己,傳到後麵精心設計的有序收縮的結構上,以保證乘員的安全。所以保險杠不能先屈服,也不能比車窄許多。
![]() 下麵這輛車的保險杠,大燈底下黑色的鋼柱,不是地上的塑料外殼,設計和用料都不錯。
![]() 下麵這輛車的結構,花了許多功夫來設計,但是在保險杠上小農了。寬度隻有上一輛車的一半左右。支撐點外側的保險杠,如 TBz 大俠所述,是一條不考慮重力的懸臂梁,外側受拉力,內側受壓。作用是保護右行司機的左腿,和乘客的右腿,這輛車全省了。但是畢竟這是一輛不錯的跑車,設計者靠著加固前輪和 A 柱之間的結構,來部分補償保險杠放棄的空間。
![]() 這個圖看得更清楚,保險杠放棄的空間,占了車寬度的一半。
![]() 下麵這個圖不是玩笑,因為汽車大燈底下是空的。自行車的鋼圈,當然比塑料的汽車外殼強度要高許多。
關於如何提高在不可避免的車禍中的成活率,這篇文章還是值得一看的。![]() +++
|
買車選車時,你是挑硬車,還是選軟車(組圖)
所有跟帖:
•
硬車Volvo和“軟車”雷諾的對撞試驗
-TBz-
♂
(666 bytes)
()
10/01/2015 postreply
22:41:43
•
不是的,renault 車體上 Ultra high strength steel structures;老Volvo沒有這東東
-soccer88-
♂
(262 bytes)
()
10/01/2015 postreply
22:55:12
•
對。Safety Cage很重要,強度要高。而緩衝區就不能設計成一樣高的強度。
-TBz-
♂
(137 bytes)
()
10/01/2015 postreply
23:00:30
•
是,還是買整個乘客Cell是Ultra high strength steel structures的車,你沒看
-soccer88-
♂
(127 bytes)
()
10/01/2015 postreply
23:03:39
•
看來的買大奔或者富豪了
-soccer88-
♂
(0 bytes)
()
10/01/2015 postreply
23:04:26
•
奧迪行嗎?
-TBz-
♂
(235 bytes)
()
10/01/2015 postreply
23:06:57
•
其實這是一種宣傳,唬人的。
-TBz-
♂
(442 bytes)
()
10/01/2015 postreply
23:13:36
•
話這麽說,但是為了競爭油耗不會用厚鋼板,因為重量增加太快
-soccer88-
♂
(113 bytes)
()
10/01/2015 postreply
23:19:44
•
看看Honda
-soccer88-
♂
(207 bytes)
()
10/01/2015 postreply
23:22:27
•
你到我的
-soccer88-
♂
(167 bytes)
()
10/01/2015 postreply
23:35:10
•
多數同類型的車重量都差不多。要更安全,隻有用更好的材料和設計。
-southmountainer-
♂
(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18:06:07
•
你們講了半天我沒懂,到底volvo 結不結實? 現在被中國買了後怎麽樣?
-惜福666-
♀
(93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09:51:39
•
S60結實,視頻是
-soccer88-
♂
(13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10:01:41
•
請問 volvo SUV會不會開起來挺費勁的?沒買過SUV, 總覺得不如sedan車容易掌控。現在要換兩輛車,一輛sedan,另
-swj2000-
♀
(55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10:16:39
•
去開開試一試,一點都不是,比sedan視野開闊
-soccer88-
♂
(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10:33:29
•
謝謝。下次去試一下。視野更開闊肯定是,但也像小車一樣容易maneuver嗎?
-swj2000-
♀
(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10:36:38
•
嗯,現在的SUV和十幾年前的有很大變化
-soccer88-
♂
(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11:03:43
•
每次新安全測試項目出來後的第一次測試結果最反應問題。表現最好的是對安全重視的車廠, 差的一塌糊塗然後第二年達標的是應試車廠,根本
-燕京十景-
♀
(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12:07:17
•
典型的關公戰秦瓊
-foxbat-
♂
(211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14:02:53
•
好文,謝謝分享!
-coach1960-
♂
(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07:18:35
•
謝謝普及常識。駕駛艙永遠用強度最大的鋼材,而不是bumper部位。
-itune-
♂
(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10:00:31
•
客觀的分析介紹,讚
-萬得福-
♂
(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11:25:11
•
所以,開美國高端大車是最安全最舒適的。
-北海01-
♂
(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17:24:44
•
讚
-soccer88-
♂
(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23:32:07
•
最科學的設計就是:軟-硬-軟
-茂盛的蔥-
♂
(0 bytes)
()
10/02/2015 postreply
21:30:52
•
推薦 Tahoe , Yukon, Enclave, Adadia, 經濟超寬裕可考慮 Escalade;這些車故障率極低,舒適
-北海01-
♂
(0 bytes)
()
10/03/2015 postreply
06:54:35
•
+1,這個車好
-soccer88-
♂
(0 bytes)
()
10/03/2015 postreply
10:16:03
•
什麽是“A柱”?
-稻穗兒-
♀
(0 bytes)
()
10/04/2015 postreply
2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