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怕!沉沉霧霾中 人和錢仍在湧向北京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穹頂之下的輿論大爆炸”專題頁麵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十麵霾伏”專題頁麵
今天(1月4日),北京再次陷入重度空氣汙染。朋友圈裏,逃離北京的文章又在刷屏。

麵對不見好轉的空氣汙染,人們真的在逃離北京嗎?

我整理了一下最近幾年的金融、人口數據,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北京市在疏散人口,但實際上北京人口還在增長。至於資金增量,就更加顯著,北京對資金的競爭力仍然是一流的。

先看一下人口。在下麵表格裏,我用了4項指標來追蹤北京人口增長情況,它們分別是:小學招生人數、小學在校人數、幼兒園在園兒童和官方常住人口(數據來自北京市統計局):




通過小學生、幼兒園兒童數量,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北京從2005年到2015年人口實現了翻番。對於流動人口來說,他們來北京打拚,有條件、有能力帶上孩子的畢竟是少數。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北京實際人口增長超過100%。但官方公布的“常住人口”數字,隻增長了41%,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根據我的研究,北京一直是中國三大“人口增長中心”的核心城市,另外兩個城市是上海和深圳。其他增長比較快的城市還有蘇州、東莞、廊坊、鄭州、長沙、廈門、南京和杭州。廣州、武漢、成都和重慶的人口增長,則遠遠沒有大家估計的那樣好。

接下來我想給大家介紹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過去幾年北京的社會融資額。




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幾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1、北京每年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社會融資額”非常巨大,在2015年甚至超過了廣東位居全國第一,在2013年位居全國第二,近年來最差的成績是第三。也就是說,北京不僅富可敵省,而且是富可敵經濟大省。如果算人均融資額,北京是廣東的5倍。

2、雖然上海號稱全國金融中心,但事實上每年的社會融資額都顯著低於北京,大約相當於北京的60%到70%左右。東北三省加起來,每年的融資額也都沒有北京多。山東號稱經濟第三大省,但年年社會融資額也不如北京。

3、北京社會融資額不僅巨大,而且結構非常合理、先進。如果你仔細研究央行數據就會發現,北京的企業不怎麽靠銀行貸款這種間接融資方式,而主要依靠債券、股市等直接融資方式。2013年到2015年,北京每年的債券融資額、非金融企業股市融資額都遙遙領先,是連續多年的雙冠王。2016年情況稍微特殊,股票上融資略低於廣東,但債券上仍然是第一。

北京企業的融資特點告訴我們,它們更善於資本運作,拿資金的成本更低,企業組織方式更先進。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資本市場在上海、深圳,但它們首先為北京企業服務。

4、央行統計的社會融資額,並沒有包括企業拿到的風險投資。如果納入這個數據,北京的優勢將更為明顯。因為中國的風險投資中心就在北京,這不僅是指北京的風投企業多,更是指拿到風投的科創企業多。

下麵表格是北上廣深四大城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的變動情況,也能告訴我們城市競爭的基本態勢:



可以看出,在過去將近6年的時間裏,“最能賺錢”的城市是深圳,吸附的資金總量暴增了193%。原因很簡單:深圳是中國的金融中心、科創中心,同時又是大城市裏空氣、交通、自然環境最好的城市,所以獲得了最大的增量。

上海畢竟是中國最大的金融中心,各種金融要素市場匯聚,雖然社會融資額低於北京,但金融企業吸附資金的能力強,最終資金增長略快於北京,但總量仍然無法挑戰北京的優勢。順便說一句,香港的資金總量跟上海相當,台北跟廣州差不多。

北京資金總量大概在上世紀60年代就躍居全國城市的第一位,始終壓著上海。在這樣龐大基數下,增長仍然這樣快,的確是非同尋常的。北京事實上是中國最大的資金中心,此外還是不亞於深圳、領先上海的科創中心。

相比之下,廣州的失意是無法掩飾的。頂級城市的競爭,首先在金融和高科技上展開,廣州在這兩個方麵都無法形成全國性的影響,所以跟北上深的資金差距在拉大。而在廣州的背後,重慶、成都、杭州、天津、南京、蘇州這批群狼,資金總量也已經達到或者略微超過3萬億的量級,追趕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

2016年末,當我們回顧中國頂級城市的競爭格局的時候,我們仍然可以說,北京是一個旺財旺丁的城市。由於擁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所以即便霧霾重重,真正離開北京的人也不算多。而且,還有無數的人和錢等著加盟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