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將萊希之死歸咎於美國製裁 “硬著陸”引群嘲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23年2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在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伊朗總統萊希舉行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萊希舉行歡迎儀式(資料照片)

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Ebrahim Raisi)和外長侯賽因·阿米爾-阿卜杜拉希揚(Hossein Amir-Abdollahian)等官員5月19日在一次直升機墜毀事故中喪生後,海內外的中文網民作出不同反應。

在中國網絡媒體上,一些人將伊朗總統墜機事件歸咎於美國和以色列,另一些人則對中國官媒遲遲不肯用“墜機”事件描述這起事故進行嘲諷。在海外的中文網上,大家關注的是萊希殘暴的過去,稱其為“德黑蘭屠夫”。

在內容審查嚴格的中國新浪微博上,“伊朗總統遇難”這一話題在熱搜榜上長時間保持在前十名之內的位置。而“#習近平向伊朗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致唁電#”這一話題標簽更是被微博熱搜強製置頂,凸顯了官方試圖影響輿論對伊朗總統逝世的關注走向。

根據中國外交部的說法,習近平在唁電中說,萊希就任以來,為維護伊朗安全穩定、促進國家發展繁榮作出重要貢獻,也為鞏固和深化中伊全麵戰略夥伴關係作出積極努力。習近平稱其“不幸遇難是伊朗人民的巨大損失,也使中國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中國官媒將墜機事件與美國對伊朗的製裁聯係在一起

與此同時,中國媒體將伊朗總統之死與美國對伊朗的製裁聯係在一起,雖然美國官方努力撇清和這件事的關係。

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5月20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及是否擔心伊朗會試圖將總統萊希喪命於直升機墜毀事故的責任歸咎於美國時說:“美國在這場墜機事故中沒有扮演任何角色。”

中國門戶網站中華網旗下軍事頻道的微博賬戶“中華網軍事”在貼文中說,“伊朗總統墜機身亡的事故機型為美國製造,真相撲朔迷離”。

中國官方的中新網則號稱,由於西方長期製裁,伊朗航空業步履維艱、事故頻發。該賬號還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軍事分析說,難以獲得備件或是導致這次空難的原因之一。

中國官方的《環球時報》也援引了CNN報道說,一名美軍前軍官表示,伊朗總統萊希的墜機,與美國的製裁存在關聯。後來,中國“新華網客戶端”也援引了這則消息。

相當多的網民懷疑以色列

在微博上擁有312.6萬粉絲的中國著名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則在自己的微博視頻中援引伊朗媒體的話說,這次事故“不排除美國和以色列的因素”。他指出這是“陰謀論”的一種,但是又說,這是事故發生的三種可能性之一。

大部分微博網民並未將此次伊朗總統飛機墜毀事件與美國作直接聯係,但有相當多一部分用戶懷疑以色列在其中的的角色。

“天氣惡劣,意外的可能性比較大,美國希望以色列和伊朗矛盾降溫,美國應該不會這個時候製造這種極端事件,但是,以色列什麽事情都有可能幹的出來。 ​”漫畫家、微博用戶“地瓜熊老六”說。

還有一些“大V”散播未經核實的信息。擁有849.8萬“粉絲”的微博軍事博主“空警世界”轉發一則消息稱,是烏克蘭軍機擊落了伊朗總統的直升機,並發問:“我信了,你信了嗎?”

中國官媒曾遲遲不肯用“墜機”一詞,遭網友嘲諷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總統直升機失事消息傳出後,中國官方長時間不願意使用“墜機”一詞,而是以“硬著陸”形容這一事件,引起許多網民嘲諷。

“第一次看到‘硬著陸’這詞用在了飛機失事上。”新浪微博投資內容創作者“賺不完虧得完R”發文說,並配以冒汗的表情。

“秋雨在日本”嘲諷道:“這幫持證上崗寫字的XXX們永遠都不會讓你失望”、“畢竟伊朗是中國永遠的好朋友&現代文明國家”。

由於墜機遇難者之一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曾參與中國去年牽頭的中東和談,這一事件讓一些中國網友追憶起中國曾經在中東事務中扮演的角色。

2023年,中國罕見地在伊朗和宿敵沙特阿拉伯之間展開斡旋,促成兩國恢複外交關係。時任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的秦剛去年4月6日在北京會見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本·法爾漢·阿勒沙特親王(Prince 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和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並見證沙伊雙方簽署有關恢複外交關係的聯合聲明。

時過境遷,經曆北京外交談判的伊朗外長在此次直升機墜毀中與總統一並身亡。秦剛也在去年月被解職,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任期最短的外交部長。

署名Jokielicious的一名微博用戶說:“去年四月北京陽光正好,他和沙特外長走在中國首都的春天裏,好像世界正在走向和平。”

海外中文社媒圈分享“德黑蘭屠夫”之死引發的伊朗民眾慶祝

在中國防火牆之外的X平台(前身為推特)上,中文用戶對萊希遇難的消息反應,更多強調的是他前在伊朗政權殘酷鎮壓行為中充當的“屠夫”角色。

伊朗總統並非該國最高掌權者,最高領袖是伊朗實際上的國家元首和軍事統帥。不過,萊西生前曾被視為接替85歲的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阿裏·哈梅內伊( Ali Khamenei)的熱門人選之一。

20世紀80年代,萊希作為德黑蘭一名副檢察官,發明了“5分鍾起訴加宣判”的判處死刑方式,並加入了1988年判處數千名政治犯死刑的委員會,因此獲得了“德黑蘭屠夫”的稱呼。

在X平台上,許多中文用戶分享了伊朗國內和海外伊朗人在慶祝萊希去世的視頻。

撰稿人、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X發文說:“這位總統是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追隨者,也是支持各路恐怖組織的元凶,尤其是在伊朗國內對異議者的鐵腕血腥清洗,奠定了他在伊朗政壇的地位。”

也有X用戶也用對比的方式指出:“牆國央視很煽情地報導“伊朗民眾盼總統萊希和機上人員平安歸來”,然而,與此同時,很多伊朗人在X平台發布當地放煙花慶祝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