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中介說沒問題,結果我差點被遣返:華人最容易踩的法律坑
那天,我坐在洛杉磯移民法庭的長椅上,手裏攥著移民局寄來的信,眼睛酸得像進了沙子。
信上寫著:“你涉嫌提交虛假材料,已進入移民聽證程序。”
我整個人都懵了。
我沒撒謊、沒偷渡、沒搞假結婚,怎麽就莫名其妙被扣上“欺詐”的帽子?
旁邊的移民中介低頭刷著手機,淡淡地說:“估計是流程哪裏卡住了,別慌。”
我氣得差點拍桌子:“你不是拍胸脯說全程合法、穩得一批嗎?!”
他還是那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文件是你簽的字,我隻是幫你填。”
對,字是我簽的。
那一刻我才反應過來,在美國的移民係統裏,“我看不懂英文”根本不是借口。你簽了字,所有的鍋都得自己背。
而中介?他們拍拍屁股走人,連個律師都不是,不用守什麽職業規範,更別提替你擔責任了。
我當時有多天真啊,以為“他是老鄉,幫過好多人,肯定靠譜”;以為“他說這表格大家都這麽填,查不到”;以為“移民局忙得要死,哪有空管我這小蝦米”。
可我忘了,美國的移民係統雖然慢,卻是個記仇的“老學究”。你今天隨手填個“工作地址”,過幾年申請入籍,它能翻出來讓你解釋清楚;你說自己“從沒離開過美國”,結果三年後它調出你家微信定位,問你:“2019年2月,你在廣州幹嘛?”
我不是唯一踩坑的
我一個朋友的媽媽,為了給孩子辦綠卡,找中介弄了個“政治庇護”。中介給她編了個“被冤枉坐牢+舉報領導”的故事,寫得跟熱血小說似的。她壓根沒細看,就在最後一頁簽了字。
三年後,她綠卡是拿到了,但入籍前被移民官叫去談話。
移民官問:“你說自己在國內被政府打壓,那這幾年為啥回國探親6次?”
她支支吾吾:“我媽病了,我得回去看看。”
移民官點點頭,語氣冷得像冰:“那你願意撤銷當年的庇護申請,放棄入籍嗎?”
她一臉懵:“我都有綠卡了,不是沒事了嗎?”
移民官回:“綠卡不代表你以前的謊話能一筆勾銷。”
她現在還在打官司,焦頭爛額。
所以,我想提醒所有華人朋友
移民中介不是律師,你簽的每一頁文件,在美國法律眼裏都是“你親口認證”的東西。
不管他是你二姨夫的朋友、老鄉介紹的“靠譜大哥”,還是號稱“辦過上百個成功案例”,你都不能拿自己的人生去賭。
我總結了幾個華人最容易掉進去的移民中介坑,一定要看仔細:
坑1:“別人都這麽寫,你抄就行”假地址、虛構工作、瞎編的離境記錄,可能幾年後讓你前功盡棄。移民局現在愛“翻舊賬”,別為了今天省事,把未來堵死。
坑2:“常規操作,查不到”移民局慢是慢,但查起來要你命。你今天填的表格,可能五年後在別的申請裏突然冒出來。當初“沒啥大不了”的一句話,可能是“欺詐罪”的導火索。
坑3:“找我省錢,律師多貴”很多中介沒執照、不受監管,出了事你連人都找不到。他們填錯個名字、搞反個日期,移民局隻會說:“你簽字了,怪誰?”
坑4:“簽個字就行,剩下我搞定”在美國,任何你簽字的文件,你都得為它的真實性負責。不會英文?沒看懂?移民局才不管,“不知道”不是理由。
那咋辦?
1. 能自己填就自己填。USCIS官網有表格說明,中英文資料一堆,慢慢啃總能搞懂。
2. 請律師,別怕花錢。不少非營利組織提供低價甚至免費的移民律師服務,比如“亞裔正義促進會”。
3. 每份材料留副本。提交的表格、照片、證明,統統自己存一份,哪怕打印費貴點也值。
4. 別心存僥幸。想“蒙混過關”?移民係統愛“秋後算賬”,查起來往死裏查。
5. 看不懂不簽。再急、再信任對方,也要逼他們把文件內容掰開揉碎講清楚。
我那次被起訴,最後花了兩萬多請律師上訴,才從“欺詐指控”裏撿回一條命。
最後一次庭審完,律師拍著我肩膀說:“在美國,不懂法律不是你的錯,但讓別人替你決定法律後果,是你的責任。”
這話我記一輩子。
你踩過移民中介的坑嗎?有沒有因為“沒看懂”簽了後悔莫及的文件?歡迎留言,提醒更多人別走咱們的老路。
原創聲明:本文是我原創,部分案例基於真實經曆改編,非法律建議。如有移民問題,請找專業律師。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