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韓詩外傳8.20: 三公者何

(2022-12-09 07:10:01) 下一個

韓詩外傳8.20: 三公者何

 

原文:

三公者何?曰:司空、司馬、司徒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故陰陽不和,四時不節,星辰失度,災變異常,則責之司馬。山陵崩竭,川穀不流,五穀不植,草木不茂,則責之司空。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國多盜賊,下怨其上,則責之司徒。故三公典其職,憂其分,舉其辯,明其隱,此三公之任也。《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又曰:“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言各稱職也。

譯文:

什麽是三公? 就是司空、司馬、司徒。司馬主管上天,司空主管土地,司徒主管人。所以陰陽不調,四季節氣不對,星辰運轉紊亂失度,有異常的天災,這都是司馬的責任。高山峻嶺崩塌,河川山穀堵塞,五穀不生長,草木不茂盛,這都是司空的責任。國君和臣子都不正直,人間不和諧,國家盜賊多有,下層百姓怨恨上麵的政府,這都是司徒的責任。因此三公牢牢守住自己的職責,憂慮自己份內的事情,明辨是非,昭明隱微,這是這是三公責任。《詩經》說:“人才濟濟,文王心安。”又說:“政律清楚明白,官員各守其位。”就是說各守其職。

俠客心得:

天地人三才。司馬管天,司空管地,司徒管人。最難管的是人,不上不下,不中不正,先天不足,後天不良,心中欲望炙盛,而下不能腳踏實地,上又不能敬畏天道,做司徒不是很難嗎?

 

三公厘定天地人

天地定位人定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