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韓詩外傳7.14:楚莊王賜其群臣酒

(2022-11-07 10:07:24) 下一個

韓詩外傳7.14:楚莊王賜其群臣酒

 

原文:

楚莊王賜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燭滅,有牽王後衣者,後扢(jié,拔引也)冠纓而絕之,言於王曰:“今燭滅,有牽妾衣者,妾扢其纓而絕之,願趣火視絕纓者。”王曰:“止。”立出令曰:“與寡人飲、不絕纓者,不為樂也。”於是冠纓無完者,不知王後絕冠纓者誰,於是王遂與群臣歡飲乃罷。後吳興師攻楚,有人常為應行,合戰者五,陷陣卻敵,遂取大軍之首而獻之。王怪而問之曰:“寡人未嚐有異於子,子何為於寡人厚也。”對曰:“臣先殿上絕纓者也,當時宜以肝膽塗地,負日久矣,未有所效,今幸得用,於臣之義,尚可為王破吳而強楚。”《詩》曰:“有漼者淵,雚葦淠淠(pèi  ㄆㄟˋ多,茂盛)。”言大者無不容也。

譯文:

楚莊王賞宴群臣,天漸漸黑了,大家喝得都很高興,周圍的人都醉了。此事宮殿的蠟燭熄滅了,有人拽王後的衣服,王後扯斷了他的帽帶,對楚莊王說:“燈滅後,有人扯臣妾的衣服,我拽斷了他的帽帶,請你趕快點燈找帽帶斷的人。”莊王說:“別。”立即命令大家:“與寡人喝酒,不扯斷帽帶不算喝得高興。”於是帽帶沒有一個完整的,沒人知道王後拽斷帽帶的是誰。隨後,莊王與群臣把酒言歡而散。後來吳國興兵攻打楚國,有一人常常一馬當先,與敵人多次交戰,攻陷敵軍,還擒獲了敵軍將領獻給了莊王。莊王覺得有點奇怪,問他:“寡人從來沒有特別對待你,你為什麽對我這麽好呢。”對方回答說:“我是宮殿上拽斷帽帶的人,當時想肝膽塗地報答你,辜負你這麽久了,一直沒有機會。今天很幸運我能派上用場。作為你的臣子,我還能為你打敗吳國而使楚國強大。《詩經》說:“池塘深深,蘆葦密密”。

短評:

池塘大而深,蘆葦長得才能茂密;國君的胸懷博大,才有將才效力。老子也說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主政者跟百姓斤斤計較,動輒得咎,老百姓也一樣跟你玩陰的。楚莊王之所以能稱霸諸侯,與他博大寬容的心胸是分不開的。有人在暗處調戲王後,一般的國王都會極其憤怒,一定是查個水落石出,然後羞辱而殺了他。楚莊王不但不查,反而幫他掩蓋,沒有一顆能體諒人的愛心是很難做到的。

想想前麵我們學到的蒯聵父子(子路篇第四,13.4),那兩個也是國王,與楚莊王比較起來,境界差別多大,其命運的迥異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稱霸諸侯靠的是仁慈,不是機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