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韓詩外傳8.7:愷悌君子

(2022-11-27 11:19:05) 下一個

韓詩外傳8.7:愷悌君子

 

原文:

可於君,不可於父,孝子不為也;可於父,不可於君,君子不為也。故君不可奪,親亦不可奪也。《詩》曰:“愷悌君子,四方為則。”

譯文:

對君主盡忠,而對父親卻不能盡孝,孝子不會做的。對父親盡孝,而對君主卻不能盡忠,君子不會做的。因此忠君不能沒有,孝親也不能沒有。《詩經》說:“康樂友善的君子,四方百姓的楷模。”

俠客心得:

自古忠孝難以兩全。但是兩者任何一個有虧欠,都會使我們愧疚。曾子把孝放在第一位,因為孝是天賦的,你沒有辦法改變它。曾子說你為了孝,為了住在父母旁邊,可以接受一個小一點的官職。為了更尊貴的官職而置孝親於不顧,顯然是不可取的。你可以等孝親完成了,再謀更大的事業。孝是一定要盡的,做事也一定要盡忠職守,但是事可以有大小緩急遠近之別,而親卻沒有。因此必須以親為主然後才是事業,不能反之。

當今人類根本不把孝親當回事,因此而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就像台灣作家龍應台說的,父母就像桌子腿,好的時候看不見他們。等沒有了,才注意到他們的存在,但是已經太晚了。

忠孝是可以兩全的,必須以孝為先,事業次之!

 

以孝為先

忠孝兩全

愷悌君子

四方則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