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遊人生

小散文回憶旅遊日誌
正文

敦煌壁畫和波斯細密畫

(2023-11-28 16:52:00) 下一個

《敦煌壁畫和波斯細密畫》

        《照夜白》是一本講中國畫的書, 老喜歡用敦煌壁畫作中國畫的例子。

        書中寫道, 早期人物畫以全景敘事為主, 譬如敦煌的佛教故事壁畫《法華經變》與《幻城喻品》, 在大畫麵中包含許多小畫麵, 分布在山水各處, 每一個小畫麵是一段故事.....大畫麵中出現多重地麵, 涵蓋多重時間。

         這樣的畫法除了敦煌壁畫和西藏經畫外, 我倒還沒發現任何漢文化的畫中有此手法, 大概是我不學無術吧。

        這種大畫套小畫的技法, 我印象最深的是Hieronymus Bosch 的 "Weltgericht", 可譯為“最後的審判”。幾年前, 維也納美術學院把此畫拿出來搞了個特展, 我隨同一個俱樂部去看了, 當時是美術學院的院長親自給我們作的解說, 因此記憶猶新。

        這是一幅三連畫, 特別是當中的“世界法庭”是實在的大畫套小畫, 層層相扣, 這和敦煌壁畫的佛教故事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敦煌壁畫在我這外行看來, 實實就是更接近西方文化。

         比如有些佛像畫,列成正麵排排, 這在東羅馬, 尤其在拜占庭文化中比比皆是。

        還有中國人相當自豪的飛天, 這種露出肚臍的造型,  活脫脫地就是阿拉伯世界的肚皮舞女娘。且看波斯細密畫, 這樣凹凸有致的身材, 我在印度神廟裏看到過, 還有就是在柬埔寨的吳哥窟, 當時是真的過目不忘。

        中國畫的人物, 據徐悲鴻說可能是畫聖吳道子真跡的《八十七神仙圖》, 個個大袖飄飄, 栩栩如生, 是很自然的線描, 與重彩的敦煌壁畫大相徑庭。

        還有宋人臨摹的《韓熙載夜宴圖》, 雖設色, 卻是單純的一故事場景, 且有許多留白, 和敦煌壁畫的密密麻麻不同, 孰高孰低, 各有千秋, 兩者都是我所愛, 但風格實在是迵異。

         敦煌位於絲綢之路上, 秦時為西戎, 是羌人之地。西漢張騫通西域, 宋時為遼、夏國所有, 元朝就不用說了, 好像成吉思汗就死在西夏境內, 而明朝敦煌一度為吐魯汗國所占。尤其是西夏黨項人, 為藏緬一族, 曆來崇佛, 所以敦煌壁畫與藏族佛經畫很是類同, 也就不足其奇了。

        隻是我個人覺得, 這敦煌是絲綢之路的重鎮, 直通歐洲, 路經中亞, 波斯、奧斯曼的細密畫與敦煌壁畫很是類同。

        我家裏有兩張細密畫, 是當年老公在伊朗出差事買的, 賣主是猶太人, 曾信誓旦旦說此畫古而真。這真假我就不去鑒定了, 但畫的縝密和細致, 很是讓人心生歡喜, 從此愛上細密畫。

        細密畫與中國畫相比, 我覺得更無論在風格或手法上, 更貼近敦煌壁畫。

        附圖一是帖木兒王朝的細密國, 其中三人圓領紗帽, 是明朝前期的官。縱觀全圖, 人物表情動作各異, 生動形象, 故事性強, 而這樣的畫麵, 敦煌壁畫中比比皆是。

         還有細密畫中的馬, 跳躍奔跑的節奏和第三張的壁畫裏馬很是相像, 這樣的馬是西戎蠻族才有的樣子, 中原漢人的馬應是更安靜些的。

        無論如何, 把敦煌壁畫當作中國畫來談, 我是不同意的。敦煌現在中國境內, 但就畫風而論, 是各有建樹二支, 不可同日而語。

        文化是有傳承性的, 恕我直言, 雖然我是孤陋寡聞, 但我實在看不到敦煌文化除了敦煌之外, 還在其它中國畫中留下些蛛絲馬跡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