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公義取決於社會成員的個人信義。

人是有罪的人,社會公義隻在上帝手中。
正文

什麽是四無量心?

(2020-09-17 07:46:27) 下一個

“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於覺性就是人。

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槃。

覺行圓滿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圓滿即止,即非無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彌陀佛。”

 

無量 (宗教用語)

指宗教普度無量眾生而應具有的精神。計有四種,即:給眾生歡樂為慈無量心;救眾生於苦難為悲無量心;見眾生離苦得樂而喜,為喜無量心,對眾生無憎無愛,一視同仁,為舍無量心。

四無量心,梵文 Caturapramā?ā?,佛教四種廣大的利他心。即為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Maitrī)、悲(Karu?ā)、喜(Muditā)、舍(Upek?ā)四種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種禪觀。又稱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

無量心,即友愛之心,能與眾生安樂之心。

無量心,即同情他人的痛苦,救拔眾生脫離苦境。

無量心,即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歡喜之心。

無量心,即如上三心亦不執著,又舍棄一切冤親之差別相,而平等對待之。

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又平等利一切眾生,故名等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